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科技给都灵注入激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17:40 北京晚报

  

科技给都灵注入激情

  “激情在这里燃烧”,是即将闭幕的都灵冬奥会的主题词。的确,在都灵的每一天,你都会感受到冬奥会给人们带来的激情。然而,当你再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在激情的背后,冬奥会却是由无数人类的顶尖高科技成果在支撑。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当中,当人们惊异于运动员不断打破人类极限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那些不断帮助人们超越自我的高科技产品

  前两年听过雪村的一首歌,叫做《全是高科技》,歌里唱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高科技产品。歌词虽然不无调侃,不过仔细想想的确没错,在科学技术呈几何级数发展的今天,就连一向被认为是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竞技体育,也同样和高科技密不可分。代表着意大利汽车工业最高水平的法拉利跑车,呼啸着驶向都灵冬奥会开幕式场地中央,过去只有在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中听说过的“天衣无缝”,如今却在冬奥会前由人类研制成功,变成了速滑队员们的新式战袍。高科技把运动员从头武装到脚,在冬奥会的每一个赛场,我们都会看到高科技的影子。今天的冬奥会,与其说是人类向自身极限的挑战,不如说是人类科技发展水平的大展示。

  据说冬奥会上最古老的项目是滑雪运动,因为从石器时代起,古人就懂得把滑雪作为一种交通的手段。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越野滑雪在美国兴起,从那时起人们才用纤维玻璃板代替了木制滑雪板,使用高科技的滑雪蜡,用温暖、轻便的运动服代替了厚重的毛衣。在近几届冬奥会上,滑雪运动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不仅在服装、器材和场地上都更为先进,科学家们还不断研究这其中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帮助运动员将雪上探戈跳得更加优美。就拿高台滑雪来说,帮助美国队的顾问航空动力学工程师迈克尔·赫顿,日常的职业可是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军方试验飞行器。

  滑雪只是一个例子,在高科技手段辅助下,人们在各个项目上超越着从前看似不可能超越的极限,选手们的天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为了争取比赛中千分之一秒的优势,运动服设计师和空气动力学工程师们往往需要经过数年试验,才能推出更流畅的赛服设计和更科学的身体角度。差之毫厘,金牌的归属和运动员的人生就会彻底改变。同时,也正是各种科学防护措施的运用,一些具有危险性的项目也大大增加了安全系数,运动员能够更加放心大胆地去挑战更高、更快、更强,这也是科技人性化的最好体现。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原本与我们相隔很远的冬奥会走得越来越近。这一切,和电视、网络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回顾历史,奥运会首次进行电视转播源于1936年,那是在柏林举办的第11届夏季奥运会。当时,德国国家电视台仅仅动用了3部摄像机,通过闭路电视进行了138个小时的录播。而意大利曾经举办过的两届奥运会,在电视转播的发展史中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56年,在意大利科尔蒂纳举行的第7届冬奥会的开幕式上,首次实现电视转播,最后一名持火炬的意大利著名男子花样滑冰选手卡罗里,被现场电视电缆线绊住摔倒在地的镜头,出现在转播的画面中。1964年的罗马夏季奥运会,卫星技术使比赛实况转播到了全世界。本届都灵冬奥会期间,160个国家和地区对比赛进行电视直播,全世界的观众达到创纪录的40亿。这也是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数字信号进行现场电视报道。这次的电视直播还给我们带来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韩国老人在冬奥会赛事转播中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他的儿子托比已经成为一名著名的自由式滑雪选手,并在冬奥会上夺得了铜牌。全球同步的电视直播,让奥运会绝不仅仅是举办国的事情,而是让全世界的人和奥运会实现了“零”距离。

  在都灵冬奥会上,高科技带来的是更精彩的赛事、更领先的纪录、更公平的竞争、更先进的场馆,还有更安全的设施和更华美的开幕式、闭幕式。北京时间今夜明晨,在意大利著名的假面舞会狂欢节和焰火中,本届冬奥会即将结束。让我们再一起共同回味都灵冬奥会激情背后的高科技吧。

  网络编辑:刘春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