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从娃娃抓起培育爱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09:41 东方网

  武振平作品集哈尔滨奋斗小学有一位四年级小学生孙慧熙,2004年9月,向河南农村“红丝带花园”的爱滋孤儿们,捐送了价值800元的新书;此前,他经常捐钱送给贫困小朋友,购买衣物、文具、书籍,5年来,一共捐助了7000多元。这么多钱,是不是爸妈给他的?不是,是他自己劳动得来的。一个小学生做什么样的劳动,能够得到这么多钱?是拣“破烂”积下来的。是不是什么人指使他,或者启发他这样做?不是,是他自己。原来,他曾经在农村看到小朋友衣服上打补丁,买不起铅笔,用木棒扎着铅笔头写字。这样艰苦的生活和学

习,使他深受感动,十分同情。他下定决心:“要帮助他们做点什么”。回城以后,它就利用自己课余时间,放弃休息游玩,到大街上、公园里,到处寻拣空瓶废物,卖给废品回收站,积了钱就捐送出去,已经坚持了5年。而他自己却十分节俭,连肯德基之类的餐厅也不肯去。

  这样的少年,如此爱心,又如此自觉;如此勤俭,又如此坚毅。被共青团中央评为2005全国“十佳少年”,真是当之无愧!在这些良好品质中,最主要的当然是孙慧熙对贫困小朋友的一片爱心,这是他自觉坚持帮助他人的根本动力和出发点。这种爱心是怎样养成的?离不开社会的熏陶,学校的教育;但是,特别值得关注是他的家庭,他的父母。从电视画面上看,孙慧熙的家庭,可能是比较富裕的,至少,不是一个穷人家。可是,他的父母没有让孙慧熙在城市里娇生惯养,而是把他送到农村去,和农民的孩子一同生活,使他从小就切身感受到什么叫穷困,亲眼看到在我们国家,还有这么多小朋友这样艰难地生活和学习,从而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同情的种子,萌发起帮助穷伙伴的热情。孙慧熙的乐于助人行为,显然和他这一段农村生活分不开。而孙慧熙父母的积极态度,又是他能坚持善行的重要条件。虽然他母亲也曾担心废品肮脏,放在家里不卫生,当她理解了孩子的良好动机后,就加以支持和鼓励。

  富裕人家对待贫穷人家,有两种可能的态度,一种是鄙视和嫌弃,还有一种是同情和爱心。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往往可以从孩子的眼光里折射出来。反过来说,从富裕人家孩子对待穷人的眼光,往往也可以看出他们父母的心态。鄙视嫌弃穷人的父母,很难会培育出同情帮助穷人的孩子。

  孙慧熙虽然“十佳”,毕竟还是个“少年”,从“十佳少年”到“十佳青年”、“十佳中年”,成为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材,还有一段很长的路。他的母亲和老师都在继续关注对他的引导,这是十分必要的。可是,这是一个可贵的开头,一个人少年时代的志趣,只要坚持发扬下去,往往能够决定他一生的走向;从小能够和贫困小朋友心心相印,可以预期,长大后将和广大人民的疾苦呼吸相通。

  在我们国家,彻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使亿万人民普遍富裕起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需要一代一代的社会精英,在推动社会主义迅速前进的途程中,不忘民间疾苦。因此,从娃娃抓起,培育对弱势群体的爱心,并把这爱心坚持到长大成材,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作者:武振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