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城市”(紧接A1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10:41 大洋网-广州日报

  农村实用人才约10万人,引进留学人员82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7.5万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0.2%。广州地区的两院院士(含非广州户籍外聘院士)增加到5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00人。

  据广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余耀胜介绍,广州始终坚持来去自由、进出随意的政策。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不求所用,但求所得。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广州不搞地方保护主

义,而是搞人才市场化,引进什么人,人才的身份如何由市场说了算。

  过半市管干部是本科

  广州市委把选好配强一把手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广州市市管干部队伍总量为1416人,平均文化水平较“九五”期末有了较大提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总数的55.9%,研究生以上学历占23.6%;队伍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其中45岁以下的占15.3%,45岁至54岁占50.4%,55岁以上占34.3%,平均年龄为51.4岁。坚持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是广州培养干部的一大特色。2002年底,以区、县级市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对24名党政“一把手”中的21名进行了调整、交流,交流干部总数达90名,占整个班子成员数的24.19%。据统计,2001年至今由市委组织部安排挂职锻炼的干部已达242人。

  “十五”期间,广州连续3年共拿出22个局级、143个处级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500多名干部参选。目前,广州全市各区、县级市和市直局以上单位中层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原则上都采用竞争上岗办法确定新的任职人选。

  5年接收毕业生19万人

  “十五”期间,广州地区接收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以年均28.36%的速率递增,5年间接收毕业生累计达19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3.6%。由于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层次不断提高,全市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稳步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广州市受过研究生、本科、大专层次学历教育的人才比例约为5.4∶37.4∶57.2,较“九五”期末有了明显改善。

  人才市场化配置是广州人才工程中的成功经验。目前,广州市正逐步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截至2005年底,广州地区共有人才服务中介机构215家。“十五”期间,共召开招聘会1054场,进场人数约312万人次,进场单位13.49万家。“十五”期间,广州在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基础上组建了广州大学生就业市场,在全国首创了“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凸显了政府主办人才中介机构的公共服务和特色服务特征。人才资源配置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广州组建了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广州分市场,积极开拓国际业务。8届“留交会”成功吸引了超过1万名留学人员参会。

  在落实人才政策上,广州坚决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使广州成为创业者的乐园和人才的聚集地。

  广州在全国率先把公务员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创立了公务员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的“3+1”、“2+1”等有效的培训方式。

  2010年大专以上人才资源将达170万

  据预测,到2010年,广州地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才资源将达到170万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达到15万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2万人,吸收出国留学人员达到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以上,技能人才将超过19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达20万人。广州人才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南中国及至东南亚“一流竞争力、一流配置、一流环境、一流效益”的人才发展,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人才创业之都。在未来5年内,引进一万名高级的海外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广州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准备在伦敦、东京等世界主要城市派驻工作站,负责引进人才工作。

  据市人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数字人才工程”已走在全国的前列,现在能为全市各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18项人事人才业务网上办理,实现电子化“一站式”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今年内,广州人事网还将继续开通公务员登记等6项网上服务。所有一类人才引进都要进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核。

  另外,广州正在筹建专业技术人才资格评定中心。该中心建立后,所有广州地区的人才均可以以个人或单位法人的名义提出相关的职称评定申请,实现网上办理、网上审核。目前,广州市成功启动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共有2229个事业单位实行了或正在推行人员聘用制度,约占全市事业单位总数的50.1%。据市人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内,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将继续深化,人员聘用制度将在全市事业单位铺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