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书法艺术:走出被遗忘的角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2:00 大江网-江西日报

  

书法艺术:走出被遗忘的角落
书法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这是其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本报记者海波摄

  春寒料峭。2月18日下午,“江西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在南昌市名家艺术沙龙拉开帷幕,形式多样、个性鲜明的书法作品布满了整个展厅。然而前来观摩的人却不多,整个大厅显得有些空旷,连墙上挂着的艺术作品也似乎有些落寞。

  当今时代,打印文字正日益取代手写文字,人们的交流越来越依赖于通讯、网络等媒介。书法的实用性功能正逐渐退化,其审美性、艺术性功能正逐渐增强。网络时代是否会出现“汉字书写遗忘症”?这项传统艺术门类能否历久弥新?当下,人们又是如何看待书法艺术的?一系列问题吸引着记者,对此现象进行探索。

  书法不应被遗忘

  “许多大学生简历做得挺漂亮,但写的字却没法看。”在2月17日举行的2006年江西省人才招聘会上,不少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发出类似感慨。南昌一中语文教师李莉琴感叹道,如今学生的字越写越难看,有时布置作文,有些学生竟然交来打印稿。李老师担心地说道:“尽管现在电脑越来越方便,但书法艺术也不能丢!”

  面对网络时代办公自动化的冲击,学习硬笔书法、毛笔书法是否有必要?不少市民认为,毛笔字甚至钢笔字已逐渐失去它的实用基础,老年人练字消遣尚可,青少年浪费大量时间习字没有必要。还有不少人认为,现在学习、就业压力这么大,孩子每天应付“英语辅导班”“奥数培训班”的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练书法?而省青年书法家张建华则认为,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质,对一个人的个性塑造、情趣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是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绝不应该被舍弃。

  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书法艺术是否真的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记者就此作了一个简单调查,今年南昌市大部分小学生的寒假作业中,都有练习毛笔字和硬笔书法等内容。由此可见,书法在目前我市的少儿基础教育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分布在大街小巷的少儿书法培训班也如雨后春笋,看来书法艺术并非真的已走入遗忘的角落。

  少儿书法走入误区

  2月18日下午5时,南昌市少年宫门前围着一些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原来,市少年宫周末特意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开设了书画培训班。寒风下,家长们焦急地等待着。见状,记者不由上前询问,是什么动力驱使孩子不顾严寒前来学习书画?家长刘琳告诉记者,“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如今,这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让孩子有一技之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家长认为,练习书法能够培养孩子专注的性格,尤其是对一些好动的孩子,在墨香的熏陶下,容易养成专注性格。据南昌市少年宫教学部李主任介绍,市少年宫上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开设书画培训班,起初十分火爆,后遇冷一段时期,如今招生情况又还不错,从初级到高级共10个班报名全满。许多私人开设的书法培训班也一同走俏市场。

  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带来了少儿书法班的走俏市场,但也使少儿书法走向了艺术的误区。让孩子练习书法的家长大多不了解书法艺术的真谛,仅仅希望孩子的字能写得更好些,而大部分书法培训班恰恰抓住了这一市场需求,只让孩子练习颜柳欧赵体,尽可能快地获取学习效果,而忽略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传授孩子一些文化知识,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书法鉴赏能力。

  品味黑白世界的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不断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自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光彩。

  书法看似简单,仅仅是白纸黑字。然而在这简单的黑白之间,却蕴含着无穷丰富的文化意义。无论是色彩的黑白运用,还是手法的虚实对比;无论是线条运作节奏的快与慢,还是运笔的枯与湿,都包含着“相对统一”的辩证道理。简单的事物,却能创造出无穷变化的可能,这才是书法艺术的魅力,也是书法艺术能历久弥新的原因。

  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毛国典建议,书法爱好者、尤其是学习书法的少年儿童,应从文化的角度看待书法艺术、学习书法。不仅要写一手好字,更应全面地了解该字体所处朝代的历史文化、代表书家、书体特点以及文化常识等综合知识。这样,书法学习者才能在简单的黑白世界里,获取无穷的乐趣,在艺术的世界里汲取文化的滋养,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