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狠标语”:一块石头砸酱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4:07 时代商报

  街头劝人注意的标语不少见,但起不起作用不好说。有记者调查揭示了这样的尴尬现象:市民对“严禁”、“不准”等字眼,基本处于麻木状态。而对一些粗暴的、狠毒的标语,如:“严禁倒垃圾,否则全家死光光”、“小商小贩,禁止入内,违者暴捶狠打!”反而敬畏三分。(据2月27日《新京报》)

  咣当,弄块大石头砸进酱缸。“酱缸”是有说道的,柏杨老先生认为国人当中不文

明的习惯是“酱缸文化”,这些“狠标语”就是块大石头,咣当一下。可是,这咣当一下,小心崩您一身大酱。

  民间有些招法是歪招,有时候还真好使,可是其文字暴力带给周围人的感觉却同样的是一缸大酱。

  “狠标语”有奇效,文明标语被嘲笑,这还真是社会公德的尴尬,也是我们多年来不曾走出的怪圈,就民间受侵害的个体而言,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寻得一方被尊重的土地,宁可选择粗暴甚至是诅咒的标语,其实这本身也是一种无奈,谁好好的愿意在自己的周围营造如此“狠呆呆”的气氛?

  诅咒与粗暴逼迫下的退让,是多数人趋吉避凶的天性,可是一扭头,不文明的公德又跑别的地方去增加污染去了。

  改善公众的道德状况需要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就是在我们的社会大力宣扬文明公德,硬环境诸如在人们倒垃圾的承受半径起码应该有个垃圾袋吧。当公共设施缺位的时候,公德就要承受考验。

  粗暴、狠毒的标语口号以前在我国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还有痕迹,比如涉及计划生育、防火防盗、环境卫生等工作,一些农村管理者大字标语墙上刷,看过之后让人起鸡皮疙瘩。在发达的城市,甚至如北京这样一个首善之都,一样飘荡着“粗暴有理”的逻辑与现实,真令人汗颜。

  粗暴标语、诅咒标语,在一定程度暴露了城市管理者的失职,市民均是在忍无可忍之下才出此下策的,如果城市的管理者完善地考虑到问题的解决或早体察到民情,或许就不会出现太多的“以污治污”的现象。

  “狠标语”是文明之羞,霸道的文字是和谐社会之疮疤,一块石头砸进酱缸里,崩脏的是大家的脸。

  欧恩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