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民工5年写“三部曲”(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6:43 华商网-华商晨报

  

农民工5年写“三部曲”(图)

  “三部曲”有李力的经历,也有他的梦想■记者王甜摄

  他的经历:从农村走出来,在城市当了9年打工仔

  他的创作:写出约20万字的两部“打工自传”,第三部已起笔

  他的希望: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能够出书

  晨报讯(记者赵矫健)“在都市里9年多了,总想结束这种无味的打工生活……我还把自己的打工经历用纪实文学的形式记录了下来……”鲁园劳动力市场旁的一则“寻工启事”吸引了路人目光。

  寻工者名叫李力,5年中,他把自己的都市打工经历写成了“三部曲”。李力的最大梦想就是寻找“伯乐”,把自己的作品发表了。

  梦想:“我就想出书”

  今年28岁的李力,来自铁岭昌图头道镇。“我是一个地地道道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仔,一直从事服务行业,初中毕业,长得绝对够帅,也绝够聪明,我觉得这些文章写得不错。”昨日,记者看到了这位帅小伙,骨子里透露着的那份自信。提到这些文章,李力很兴奋,“因为这全是我的打工经历,而且绝对真实可靠!”

  在他的手提袋里,有三个笔记本。“前两本大约20万字,我取名为《流浪日记》和《混来混去》,第三本刚开始写,名字叫《路在何方》。我是2000年11月1日开始起笔的,一直到现在,现在是想收笔也难喽!”李力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出书,他希望能够遇到欣赏自己作品的“伯乐”。

  “农民工呼唤认同与关爱”

  记者就此采访了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思宁。张思宁说,“以往,人们对于农民工的看法就是打工挣钱,可是从小李写下的一些文字上,看得出这位农民工是很有思想的,他在记录、感觉、评价自己的人生,他也在不断地追问自身的人生价值何在?他想以出书为契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张思宁表示,“农民工作为特殊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小李想出书,表面上看是为了求得发展,寻找自身价值,其实更深层的社会意义是广大的农民工正在呼唤自身的人生价值,呼唤全社会对他们的认同与关爱。”

  如果您想帮助李力,请尽快联系我们。热线电话:024—86268636

   “三部曲”内容节选

  “外出打工就是人生梦海中的一朵浪花,自己的经历是脚板走出的独家新闻……有多少次徘徊街头时,真想回家种田,可是又一想,现在我还年轻,应该搏一搏。”

  ———《流浪日记》

  “我想人生就像一条船,从岁月的河床上划过,有时会遇到阳光,有时会遇到风暴,阳光也好,风暴也好,我们都应好好珍惜,对待每一天。”

  ———《流浪日记》

  “有时候,总想变成一条在大海里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小鱼,不要做鱼缸里的观赏鱼和被别人随便宰杀的食物鱼。”———《混来混去》

  对话李力

   “灵感来自打工妹的《都市寻梦》”

  昨日上午,在鲁园劳动力市场里,记者与李力聊了起来。

  记者:怎么有这种想法?

  李力:我喜欢看书,2000年时,我在图书城看到深圳打工妹安子写的《都市寻梦》,当时很受触动。我觉得自己也不差啥,就把来沈打工的感悟写出来了。

  记者:为什么起这仨名字?

  李力:《流浪日记》主要想表达我来沈之后,工作漂泊不定的感觉,《混来混去》写得略显颓废,毕竟我所能从事的工作,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至于刚起笔的《路在何方》,就是希望有一位好老板帮我一把。

  记者:我看到里面有一些激情描写?

  李力:我是个凡人,我只想表现真实的自我。

  记者:你觉得你与其他农民工有哪些不同吗?

  李力:我可能想得多一些,我经常在思考未来在哪里?我很想学电脑,还梦想着成为作家。

  记者:对于出书有信心吗?

  李力:不知道,但是我不会放弃。只有起笔的那天,没有终止!本报记者赵矫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