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教育部五大观点反对教育产业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7:14 大众网-大众日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27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教育部从来都是反对教育产业化的,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近日提出“有违教育公益性原则”等五大观点,明确反对教育产业化。

  王旭明说,第一,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教育产业化是与教育公益性原则相违背的;第二,非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与教育产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非义务教育阶段确

实实行了收费制,但是这个收费制不是没有标准的漫天要价,是以成本核算为基础来实施的。而产业化就是赚钱,就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我们提出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和实施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是不矛盾的;第三,发展民办教育不等于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一个“化”字,一字之差,差之千里。我们不反对教育产业,教育很多领域可以搞产业,比如民办教育。我们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可以取得合理的回报。但是,不能把发展民办教育和教育产业化等同起来;第四,经过认真调查,我们发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产业化”作为国策,包括美国等大量发达国家在内,也包括一些不发达国家;第五,公共政策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

  王旭明说,我们要旗帜鲜明、公开地反对教育产业化。不仅教育部门要反对,各个政府部门都要反对,老百姓要反对、政府官员也要反对,大家共同反对,让它如同过街老鼠一样没有市场。

  ■相关链接

  教育产业化思潮从何而来

  2004年9月2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上网答网民提问时表示:“我也不能否认,教育产业化这种思潮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者、一些学者那里是有的,有一些人现在都在鼓吹这个东西。”这是教育部第一次有高层官员承认在领导干部中间存有“教育产业化”的思潮。

  教育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04年首场记者招待会上也曾指出:“中国政府从来没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政策,一定要坚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

  其实,社会各界对于何谓“教育产业化”往往出现“各说各话”。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学者韩季池在《教育产业化初探》一文指出:把教育作为产业来办,就要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办事,主要表现在经营企业化、运作市场化、产品商品化等三个方面。但是,一些学者的观点并不是教育部的正式立场。

  教育部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是中国教育到2010年的其中一个目标。不过,这份文件也明确地重申,基础教育作为公益事业的性质不变。

  现时社会上有关“教育产业化”的争议,更多是由于各地不断传出各种“教育乱收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面对教育资源匮乏问题。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前几年正式发布《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指出:中国教育的公平性正在恶化。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上世纪末达到4%,这是发展中国家8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其后的十几年里,4%的目标从来没有达到过,甚至在提出要求后的几年里不升反降,一度跌到了1996年的2.44%,到2003年才占到3.41%,这个数字仍然低于欠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比例。

  教育部门在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确定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有教育专家就指出:中国教育部门订下的目标太大太高。在此背景下,教育规模逐步扩大,摊子越铺越大,但是教育经费的供给难于同步增长,使教育乱收费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