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9:16 贵州日报

  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的重大决定。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必将对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扎扎实实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

  充分认识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城市经济圈一般是指以一个或几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几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的经济带。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必须大力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城市经济圈,充分发挥城市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

  建设城市经济圈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当今世界,城市经济圈已经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或都市圈的崛起,是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从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看,城市经济圈或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战后全球城市化进程的集中体现,是在现代交通、通信条件下人口、资金、物资、技术、信息高度集聚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都市圈竞争决定世界经济格局。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城市圈的世纪,经济的主要动力将越来越源于城市圈特别是大都市圈,城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决定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加快城市经济圈或都市圈的发展,带动本国或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是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贵州省要加快发展步伐,紧紧跟随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就必须主动适应这种转变,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圈。

  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途径。根据目前的初步规划,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范围是以贵阳市为中心、辐射半径大约为80至100公里的区域,包括贵阳市和安顺市的西秀区、平坝县、镇宁自治县、普定县,黔南自治州的龙里县、惠水县、福泉市、贵定县、瓮安县、长顺县(即“1+10”)。这个规划区域的国土面积24547.6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3.93%;2004年总人口741.7万,占全省人口的19%。2004年的生产总值633.1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7%;地方财政总收入57.99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3.75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3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89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3%。由此可见,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决定着全省的发展前景。现在,世界上已经形成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和美加大湖都市圈这5大都市圈,代表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巅峰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城市经济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对贵州来说,建设城市经济圈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可以说,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好了,全省经济发展就能取得好的成效;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不好,全省的发展就难以有大的成效。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必须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

  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的时机已经成熟。贵阳城市经济圈位于贵州中部,不仅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优势突出,而且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一批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从区位上看,贵阳城市经济圈近临成渝经济区,是泛珠三角经济区和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重要的对外口岸,是西南联结华中、华南、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从资源上看,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38种,其中磷矿保有储量达25.48亿吨,富矿总量占全国的53%,分别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铝土矿保有储量4.2亿吨,居全国第二位;煤、重晶石、铁硫矿、重稀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也具有比较优势。森林覆盖率达到32%。区内已开发建设黄果树、龙宫、红枫湖等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1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一批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遗址和民族文化村寨。从产业基础看,初步形成了以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体系,聚集了黄果树集团、开磷集团、宏福集团公司、中铝集团贵州分公司、贵航集团、中国振华集团、南方汇通、贵州神奇集团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从基础设施看,城镇体系逐步形成,交通、电力及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备。这些都为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国际发展环境总体上有利,全国、全省的发展态势都很好,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可以说,在贵州建设城市经济圈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面临的机遇,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的行动中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

  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城市经济圈本质上是区域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配置资源和布局产业,因此必须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首先,必须明确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目标定位。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根本目的在于打造在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省会城市经济圈和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贵州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使贵州早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到2010年,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生产总值要达到12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40%以上。其次,必须遵循城市经济圈建设的一般原则。一是要坚持优势互补。根据圈内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对圈内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搞好产业配套,形成集群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区域的整体优势。二是要坚持资源共享。贵阳城市经济圈内各城市拥有的资源,既存在着同一性,也存在着差异性,必须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共享机制,实现资源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优化配置,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三是要坚持互利互惠。充分兼顾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利益,通过经济的分工与协作,产生集聚和累积效应,实现双赢和多赢,最终实现共同发展。这是建立经济区的根本着眼点和出发点。四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用市场手段来推进,切忌单靠行政手段搞“拉郎配”。要坚持依法行政,合力营造有利于都市圈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信用环境、执法环境,建立和完善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具体地说,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经济圈发展规划。规划是牵引城市经济圈有序发展的“牛鼻子”,区域发展规划是区域协调中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区域规划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一定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建设城市经济圈的成功经验,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编制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确定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目标、产业特色和功能定位,因势利导,顺势推动,引导城市经济圈健康、有序发展。规划要突出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着力实现经济圈内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生产力和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协调各项建设,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经济圈内各地形成一个相互作用很强的有机经济体系,增强经济圈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整体实力。结合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经济定位、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特点,在经济合理性、环境合理性的前提下,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从整体上规划经济圈的布局和建设,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切实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认真贯彻“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方针,统筹上下、兼顾各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当前建设开发与长远发展等关系,使贵阳城市经济圈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更加均衡,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统一。

  构建支撑城市经济圈发展的经济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撑,也是发展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发展城市经济圈必须坚持产业优先的原则。要重视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扩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规模,努力提升产业层次、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外向度,不断延伸中心城市产业链。圈内各城市应按照产业链延伸、产业相互依存和关联的要求,主动承接贵阳的辐射,积极发展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协作配套、上下游配套的相关产业。同时,各城市要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避免因产业结构单一或重复建设造成的恶性竞争,促进圈内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城市圈内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构架,创建多层级经济网络体系。“十一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贵阳为龙头,以开阳磷矿、瓮福磷业、中铝集团贵州铝厂、黄果树烟草集团、振华集团等一批企业集团为支撑,加快发展磷煤化工、铝、卷烟、现代中药、信息产品制造、新材料、装备制造、旅游、现代物流等,做长产业链,努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协作水平,形成“五大工业产业集群”、“两大区域服务经济网络体系”和一批百亿元企业或企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企业及产品竞争力。“五大工业产业集群”即由息烽—开阳—瓮安—福泉组团的磷及磷化工产业群,以小河—清镇—平坝—西秀为组团的机械电子工业集群,由白云—修文—清镇组团的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以新天科技园—白云新材料科技园—金阳高新产业园为重点的环贵阳中心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龙里—修文—清镇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两大区域服务经济网络体系”即由云岩—南明—金阳组团的现代服务业网络体系和以黄果树—龙宫—红枫湖为龙头的现代旅游经济网络体系。

  大力整合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城市经济圈的必要要求。要把一体化作为发展贵阳城市经济圈的重点,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一要推动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建设跨区域、立体化、综合性的现代交通体系,加密市际、县际、乡际通道,着力加强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一批交通运输枢纽及站场,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推进供电系统一体化、金融同域化、通信同域化,统一规划建设经济圈内的大型社会公共设施,统一规划管理区域的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要努力建成以贵阳城区为核心区,以周边卫星城市为区域次中心区,以卫星城市周边重点城镇为功能区,以重点城镇周边乡村为节点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现代城镇网络体系,形成城市密集群。二要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优化圈内的产业空间布局,做大做强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通过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在圈内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各城市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形成区域性价值链共同体。发展旅游业要通过共同编制规划,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共同开放旅游市场,共同开展旅游联合促销活动等,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共同建设资源共享、竞争规范、合作密切、互惠多赢的格局。三要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消除各种阻碍其要素合理流动的非市场干预,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各种要素市场联网,形成各类市场的联合体,推动经济圈统一市场的形成,培育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四要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以贵阳为核心,以清黄高速公路、贵新高速公路为轴线,以农田、山体、湖泊等对城市进行有机分隔的开敞空间为圈层,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筑贵阳城市经济圈空间布局结构。五要推进生态环境一体化。着眼于资源开发、保护与共享,统一规划经济圈内河流水系及绿色系统,共同治理区内水污染,统一规划建设垃圾处理厂和垃圾收集、转运点,实现城市垃圾综合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统筹规划堤防、水利和退耕还林项目的建设,以山地、河流、农业、森林生态保护区为基础,提高区域内森林绿化覆盖率,形成生态绿色经济圈。

  建立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协调机制。无论是整合资源、整合产业、整合市场,还是整合各种市场要素,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这是根本保证。一是要建立统一的利益分配调节机制。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绝不能以牺牲任何一方的利益为代价。要以实现双赢、联动发展为目标,充分兼顾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利益,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分享机制。要通过经济的分工与协作,产生集聚和累积效应,实现双赢和多赢。二是要制定和建立促进城市经济圈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构建贵阳城市经济圈创业投资体制、产业联动机制、资金融通机制、信息连通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经济组织效率。全面梳理目前制约合作的体制、政策、法规,排除具体操作上的障碍,建立起成员城市相互合作的政策平台,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经济圈建设。三是要建立推进圈内城市合作的协调沟通工作机制。从城市经济圈长远发展的高度出发,加快构建精干、务实的都市圈经济社会一体化组织协调机制。由省委、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统筹,建立贵阳、安顺、黔南三地的定期协调磋商会议制度和城市经济圈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商讨、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项,及时解决合作中的具体问题。设立专题议事机构,定期对城市经济圈相关专题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措施。努力打造三地各行业、企业以及民间的交流制度及合作平台,扩大民间合作交流渠道,配合政府推动区域经贸合作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为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贵阳城市经济圈就是以贵阳市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贵阳市作为龙头,其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得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成败。一要积极做强做大。要充分发挥龙头辐射带动作用,首先必须把龙头做大做强,以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发展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提高综合实力,优化城市功能,使贵阳市真正成为要素配置中心、产业扩散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信息中心、交通枢纽、综合服务中心和国际交流互动平台。“十一五”期间,贵阳市提出要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到2010年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要达到3000美元。制定这样一个目标,就是着眼于增强中心城市的承载力、服务力和辐射力。实现这一目标,就能为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作出新的贡献。二要主动搞好服务。贵阳市的地位特殊、作用特殊、责任特殊,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既是省委、省政府交给的光荣任务和崇高使命,也是贵阳市自身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机遇。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发挥好龙头作用,贵阳市重任在肩,义不容辞。作为龙头,要在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体制机制等方面主动加强与其他州市的横向联系与沟通,主动为其他州市融入经济圈、发展经济圈搞好服务。要在依托全省、服务全省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辐射力、服务力和带动力,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实现互利多赢。

  城市经济圈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既是长期的过程,又是紧迫的任务;既不可急于求成,又必须抓紧实施。我们既要着眼长远,抓好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又要立足当前,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起步工作,把建设贵阳城市经济圈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千方百计加快建设步伐,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王晓东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