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9:16 贵州日报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着力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这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从现实情况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以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建设。城镇的集聚效应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现象看,主要依靠“离土不离乡”、进厂

不进城的方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已无法解决数以亿计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推进城镇化,应着力引导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小城镇建设规模过小,遍地开花,不能形成相应的城市功能,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益,也不利于整合土地和环境资源。应在统一规划下,以现有的县域经济为骨干,同时选择部分条件好的建制镇重点发展,并促进乡镇企业向这些城镇集中。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小城镇发展进程,把发展小城镇与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城镇专业市场和社会化服务建设结合起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小城镇开发,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提高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以盘县为例,可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走煤电化发展道路,延长煤炭深加工产业链,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吸收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应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政府应尽可能给予扶持,发挥地方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精心构筑产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壮大农村市场,使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

  ————创新体制,落实政策,搞好农民工培训。深化农村改革,建立有利于促进“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扫除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体制性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并做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各方面工作,积极开展对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认真落实农民进城务工有关政策规定,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加强劳动保护,搞好社会服务,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作者:王思军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