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协委员网上议政引7000多人次关注 房价教育医疗最牵肠挂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9:59 南方日报

  “两会”预热

  本报讯(记者/洪奕宜)深圳市“两会”还没开始,但网上已经可以闻到“两会”的热烈气息。从昨天开始,由市政协策划主办的为期一个月的“网上议政”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市政协各专委会推荐的17名委员“坐镇”深圳新闻网论坛,与市民开展互动交流。

  网上议政第一天迎来“开门红”,截至记者发稿时止,浏览量已达7000多人次,共计600多个跟帖。从昨天的情况来看,房价、教育和医疗成为人气最旺的三个话题。

  网民热情超出主办方预想

  “摆擂”的17位委员全部实名登录。从昨天上午8时开始,委员们就陆续把自己准备已久的话题端上了论坛,等待网民的回应与交流。

  对于政协委员网上议政的形式,网民的热情大大超出了主办方的预想。据深圳新闻网的粗略统计,截至昨天晚上8时记者发稿时止,该专题的浏览量已达7000多人次,共计600多个跟帖。

  大多数委员开篇简洁,三言两语就把问题摆了出来。李听委员问:“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适度的人口规模,但大量人口的无序涌入,给城市的环境、资源、交通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深圳究竟应如何控制人口规模呢?”

  而张克科委员则用两千多字的文章开篇阐述了他对“城市信息化”问题的看法。他认为,目前深圳存在大量资源被闲置浪费的现象,这种浪费并非有而不用形成的浪费,而恰恰是各部门争相归于己有,形成部门之间的隔阂,使公共资源得不到公共使用,公共资源效用得不到发挥,人为造成的浪费。他呼吁创新信息资源配置,像管理物质城市规划一样规划和建设数字深圳。

  网上议政持续至“两会”结束

  在所有的话题当中,王明凡委员关于“深圳房价问题”的讨论人气最旺,一度出现1000多人同时在线浏览的情况。网民们多是三言两语的跟帖,其中也不乏成文成章、结构清晰、思考缜密的建言书。如网民keating就通过分析深圳人口结构来说明应该据此制订深圳的住房规划,规划应包括政府每年提供的住房和年度开发的商品房面积有一个合理的比例。

  朱克恒委员探讨的是“深圳教育问题”,他在开篇就列出了几大讨论的题目:如何看待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如何开展素质教育?优质学位紧张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截至昨天晚上记者发稿时止,该帖吸引了近7000人浏览阅读,有近70个跟帖。一位叫atomriver的网民回帖认为缺乏教师、家长集体自治的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降低了对老师素质评价的透明度,降低了老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他建议引入校董会管理和专业委员会管理制度,引入外部审计制度。

  记者了解到,政协委员网上议政活动时间将持续到3月26日市“两会”结束。对于网民参政议政的建言,市政协办公厅将以“社情民意”内参件和“政协委员重要建议专报”等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批示。

  记者手记

  网上议政渐入“官民互动”

  曾妮

  随着深圳市“两会”的临近,这几天深圳各网上论坛格外热闹。从“看病贵”问题到市政规划建设,民间对公共话题的关注度从未如此之高。昨天,深圳市政协在深圳论坛上开通“网上议政”平台,给“两会”前的议政热添了一把火,这也标志着深圳官方开始正式回应网民的论政热情。有学者评论说,民间网上论政从过去的“自娱自乐”到今日的“官民互动”,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离深圳市“两会”召开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不少网友就开始以个人名义在网上提出建议。网友“云深不知处”在深圳论坛上抛出两篇“公民议案”,建议市内公路隧道提高限速;深圳著名的因特虎论坛上出现了建议“两会”讨论建立“公安接警首问责任制”的呼声;省“两会”期间,网友“南里散人”网文《从230到2030——兼论东进策略之于深圳的重要性》被从深圳论坛转到了市规划局论坛上,引发热议。民间的议政热情越来越高,议政的水平也令人刮目相看。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王永成教授注意到,过去,网上论坛几乎是民间的“一言堂”,尽管政府早就注意从网络论坛上听取民意,但这种“重视”一直是隐身的。而如今,政府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与公众在同一个平台上平等地对话。王永成评价说,网上民意的表达从过去的单方面转变为现在的互动,这种形式能使双方最有效地沟通。

  深圳的“两会”越来越热了,这种“热”,是政府、人大、政协、民间的“四头热”:政协提案、人大建议和议案的水平逐年提高;政府办理提案、议案也越来越“动真格”;而民间的主动参与,将有助于人大、政协制度发挥出最大能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