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的魔盒成年开启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5:48 中国青年报 |
徐凤兰 黑屋子、白房子、彩二楼有魔盒子 灰长梯、绿江堤、金色小锤穿白衣 幼儿园、演大戏、玩具柜里有稀奇 …… 这些景象、道具、声音、诱惑,构成了我童年的迷宫。它,黑暗又绚丽,单调也缤纷,清晰又迷惑,引得我至今会不时地被它牵进去转悠。 记忆的源头是一所高楼里的黑屋子。那原是武汉汉口租界德国人的仓库,后来改成了长江港务局职工宿舍,其中有一个套间是外公家的,只有堂屋的天窗能插进追光似的一束亮。抬头看天时,先看到的定是屋顶的一层铁丝网……所以,那个黑屋子给我牢笼一样的感觉。 推算起来,那时我才两岁多一点。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送到那儿,只知道母亲会出现于楼下江堤对面的车站,因此,我对每辆到站的车都有痴痴的盼望和忧伤。与母亲的每次别离,我都要追着她,跑下两节近百层的长楼梯,摔得膝盖流血,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抱着个东西义无返顾地上了车。后来我才知道,她抱着的是我弟弟。 因为摔了,我才有机会去了一次白房子。那是一个洁净的地方,满目光鲜,白色的门窗白柜子,来往的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个个和颜悦色,亲切无比,与黑屋子完全是两个世界。其中,有一个年轻斯文的叔叔,拿着一把金色的小锤子检查我的膝盖,敲得我的小腿一弹一弹的,好玩又新奇。因此,直到我长大前都对那个地方充满了向往,有点儿头痛脑热,一走进它就好了,好得让我沮丧———住不成院了。 白房子之行,对我有着超现实感的美好感受。 到了三岁,终于被接回了父母家———可以上全托幼儿园了。记得第一天上幼儿园是父母送我去的,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在繁华街道的餐馆里,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刚炸好的排叉,我像举着风车似的举着它,边走边吃。那是我回家后感觉最幸福的一天。到了幼儿园,一位和气的女老师把我领进了教室,而后,我立刻就被她弹奏的风琴迷住了,那个魔盒子发出了非常好听的声音。我走到它旁边,老师把我抱在了她的腿上,把着我的手按那排黑白小木条……就这么玩着,直到我发现父母已经不在那所房子了,我也没有哭。 从那一天开始,我的童年在黑白之上有了绚丽的色彩……我喜欢幼儿园,至今觉得自己童年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在上全托幼儿园的那五年,甚至报考大学的第一志向曾考虑过“学前教育”专业。 我知道,自己之所以喜欢上幼儿园,向往住医院,是因为黑屋子的经历。那时,我的思维还不能把自己的处境与“有了弟弟”联系起来,但作为弱小敏感的孩子,我深切地体会了被冷落、被忽视的感觉。这使我在成年后的许多年,在感情上一直是个缺少“健康依赖”的人:一方面不合群,总爱向外寻找自己的快乐、满足乃至自我实现,无论在哪儿都是心在别处;另一方面,一旦真与亲密的人分开,又万分痛苦,难以自拔,即使理智上认为是正确的选择。 直到长大以后做了心理服务的工作,我才意识到,这就是我当年连滚带跑追着母亲的“分离焦虑”所引发的“情境再现”,它使我在情感的自立上不可避免地受了磨难,至今仍对别人的态度非常敏感,对亲切、关怀、欣赏格外受用,需要被关注、被照料,一不如意就失落万丈。 后来,我回去特意数过外公家那两截灰白楼梯,事实上并不到百级,可在我小时候的感觉里,它就是一个长不到尽头的天梯,总是让我如坠深渊。它被弱小的我放大了。而能拯救我的,只有类似白房子里的超现实美感,和幼儿园里的安全、温暖与自在。 比起牢笼样的黑屋子,幼儿园吃得好,用得好,玩得更好,老师每天放我们自由活动,任我带领全班小朋友演电影演戏,充分发挥想像力…… 因此,至今我落下诸多“迷童”毛病:喜欢凑热闹排演节目,经常梦见在舞台上即兴起舞;喜欢“淑女屋”的衣服,疯狂买来补偿,还告诉女儿,时不再来,赶紧穿;喜欢孩子,见了婴儿就会瞳孔放大,甚至想从非洲抱养一个黑孩子;喜欢儿童题材的读本,如电影《小鞋子》,酷爱卡通片《米菲和她的朋友们》里的插曲,一听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歌之蹈之,满心欢喜。总之,很容易被“小东西”特有的天真可爱所打动,包括无助与忧伤。 而这一切,常让我反复诉诸笔端,从二十岁到十几年后直至现在,我总是兴趣盎然地写黑屋子、白房子、长天梯,还有长满绿草的江堤……每次都像是第一次描述它们一般,那些幼年的回忆仿佛越来越青葱,连气味也令我怀想。 想来,人除了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还有一个气质年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小时候就有看破红尘般的“成熟”,有人都八十岁了还像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这就是所谓秉性难移吧!既然如此,权当自娱自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