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王锦南:《新华字典》为何不虚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8:46 东方网

  放弃工作八年,将年薪12万元的职位暂时搁置,在翻破了第八本第十版《新华字典》后,陈丁祥(笔名马捷)归纳了《新华字典》中的差错和不规范处,推出了30万字的著作《释义辨析800例》,但此出版被拒。同时,在多次与《新华字典》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联系未果后,他将上海书城告上法庭。(2月28日《东方早报》)

  《新华字典》是影响深远的语文工具书,它的宗旨是帮助读者更好的学习汉字,掌

握语文。在其出版后的50余年里,历经多次修订,到现在已成功发行4亿册,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一本工具书,《新华字典》自然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地正确无误,存在问题和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因此,在《新华字典》的出版说明里,编者总会很客气地说:“限于学力和经验,工作中会有粗疏和不当的地方,敬请方家和广大读者指正”之类的话。

  《新华字典》的编者都是学者,他们应该懂得“人外有人”的道理,也就是说,商务印书馆应该很虚心地接受陈丁祥的纠错,并对其提出的问题逐一研究解决。若真存在问题,则予以纠正;若没有问题,也大可与陈丁祥进行辩论。“真金不怕火炼”,正确的东西也不可能辩成错误。唯如此,才能让《新华字典》的差错和不规范处越来越少;也唯有如此,才对得起《新华字典》的出版宗旨和数亿读者的热爱。

  但商务印书馆否定了陈丁祥的研究成果。这样的否定就很让人生疑了:难道商务印书馆竟认定《新华字典》不存在任何问题?为什么《新华字典》不虚心接受读者的纠错呢?

  《新华字典》可以说“欢迎指正”之类的客气话,虚心接受纠错的事情却不做,正暴露出商务印书馆不肯放下权威的架子。只是端着这样的架子怎么看都有色厉内荏的感觉。

  一个可以预料的事实是,商务印书馆不肯虚心接受,就不可能对读者提出的问题进行更正。在所难免的差错或不规范处没有及时得到更正,就会影响到数亿读者对汉字的掌握和使用。

  其实,读者对《新华字典》的挑错,这本身就是一种爱护。若《新华字典》虚心接受,则是皆大欢喜的局面:陈丁祥的研究成果获得承认;《新华字典》因此而进步,并让读者看到其虚怀若谷的境界,岂不是更好?因此,期待着《新华字典》能放下权威的架子,虚心接受读者的意见,让读者能读到越来越正确的《新华字典》。


作者:王锦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