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防身术”是必修课 探访江城女子学校(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4:08 荆楚网-楚天金报

  荆楚网(楚天金报)文/记者 郑先正 实习生 满小芳 图/记者 万多

  [提要]

  在许多人眼中,“女校”似乎总是与封建意识紧密相连。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批女校又在中华大地相继重现,顽强地成长起来。在武汉,同样有多所不同类型的

女校诞生。

  这不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是什么原因促使女校重生?女校运行状况如何?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女校又将走向何方?近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有关方面。

   缘起缘落:

  女校创史百余年

  新学年一开始,童世清就进入了紧张的忙碌状态。

  童世清是武汉市女子高中的教务处主任,今年10月,该校将举行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童是庆典筹备组主要负责人之一。据他介绍,届时,学校将举办大型文艺汇演,还将邀请毕业于该校的各界名人召开座谈会。

  武汉市女子高中地处武昌首义路,是湖北省目前唯一一所女子中学。1906年,其前身——湖北省第一女子中学正式创办,当时,该校面向全省招生,从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都有,学生近2000人。1969年,该校更名为“武汉市第39中学”,改为男女合校。1999年,该校又重新走上“女校”之路,更名为“武汉市女子高级中学”。

  历史,总是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其实,从全国来看,女校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有资料记载,19世纪中期,女校就开始出现。1844年,英国传教士爱尔德赛在宁波建立的女塾,被视为中国本土的第一所女校。1898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女学堂——上海经正女学正式成立。

  “五四”运动后,在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期间,首次招收过9名女大学生,开创了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先河。同时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全国也掀起了“废缠足、兴女学”、提高妇女素质的热潮,一批女子学校纷纷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女子学校也仍在继续办学,如湖北省第一女子中学就运行至1969年,最后在“文革”期间才改为男女合校的。

  在100多年的历史中,从女校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如原中组部副部长张文秋、前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少将吴晓恒、作家聂华苓,宋庆龄也曾就读于上海三女中。

  女校复出:

  需求推动“凤凰浴火”

  中断一段时间后,女校又于上世纪80年代初重新出现。

  1981年,上海市第三中学恢复女中建制,改名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其后,“北京华夏女子中学”、“广州玛莎女中”等近10所女子中学相继成立。与此同时,一些女子大学也相继创办,如北京中华女子学院、南京金陵女子学院、天津国际女子学院等。

  在武汉,1984年9月,“武汉市女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挂牌成立;1994年2月,湖北省教委批准成立“华中女子大学”,并于当年招收第一批女校大学生;1999年4月,武汉市第39中学重新改名为“武汉市女子高级中学”,当年招收了第一批“女中学生”。

  女校何以“复出”?在改为女校前,武汉市第39中学曾对9所中学、10余所小学共802名学生、713名家长和117名学校干部、老师进行过抽样调查,其结果为:93.2%的干部和老师支持该校改为女校;初中毕业女生愿意来女中就读的占52.3%;家长愿送女儿来女校读书的占50%,另有30%的家长和学生仍在观望。而在该校改为女校后开始招生的第一年,计划招收400人,报考人数突破了600人。

  看来,女校“复出”的最大原因还是“需求”。

  因性施教:

  “防身术”是必修课

  

“防身术”是必修课探访江城女子学校(图)

  形体课与“女子防身术”都是女子高中的必修课

  近日,记者多次到武汉市女子高中进行了实地踏访,发现女校的最大吸引力表现在“特色”上。

  因学生全是女生,女校会根据女性特点“因性施教”,除上好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外,还加大外语、艺术、计算机、行政管理、文秘、礼仪等方面的教育,让女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

  毕业于武汉体院的周青,在武汉市女子高中担任形体课老师已有4年多时间。她向记者介绍,武汉市女子高中在一、二年级每周开办了一节形体课,内容变换多样,包括艺术体操、健身操、绳操、双人华尔兹等。形体课与“女子防身术”一起,都是学生的必修课。

  周青说,形体课能锻炼女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以及相互间的配合能力,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气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记者近日随学生们一起上了一节形体课,跳动的音符下,记者再次感受了青春的魅力。一节课终结,学生们仍意犹未尽。

  另据了解,该校还设有管乐、腰鼓、播音与主持、手工与厨艺、女子篮球等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一门。而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的艺术节,则成为了同学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可以通过文艺、音乐、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以充分发掘潜能。

  

“防身术”是必修课探访江城女子学校(图)

  仅有女生的课堂,似乎并不单调。

  育人理念:

  “ESAC女孩”最优秀

  对于学生成长问题,有的人认为,男女生合校的最大缺点是,普遍存在因对女性的成见而影响女性人格发展和学术成就的现象,如常听到老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发出“男生后劲比女生强”、“女生学理科不及男生成绩好”等议论。

  对此,有人提出,办女校,可提高女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有利于女生的个性发展。采访中,许多人对“ESAC女孩”津津乐道。

  “ESAC”是“优雅(Excellent)”、“自信(Self-confident)”、“能干(Able)”、“合作(Cooperative)”四个词汇的英文单词首个字母的组合。据武汉市女子高中政教处主任朱迅介绍,该校在去年4月举办了首届“ESAC女孩”评选,33名被推荐的选手参加了预赛和决赛,最终有10名同学被评选为该校2004—2005学年的“ESAC女孩”。

  “这些女孩为全校女生树立了榜样,学校还会继续将这一活动举办下去。”朱迅说。

  据了解,“ESAC女孩”的评选由英文演讲、才艺展示、场景提问和知识题四个部分组成,总分高者胜出。

  胡颖今年读高中三年级,是首届“ESAC女孩”评选中的第一名,曾任校学生会主席。经引见,记者在一间教室找到了正在学习的胡颖。

  自信而不张扬、热情大方而又谈吐不凡,是她留给记者的深刻印象。初中时,她就在这所学校读书,高中又选择了这里。谈及选择女校的原因,她说:“我对这里的环境比较熟悉,在女校读书也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

  据了解,武汉市女子高中面向全省招生,学生的家庭状况千差万别。今年读高三的舒蔓,来自一个贫寒的家庭,女子高中免了她三年的学费,还减免了其他许多费用,她才得以完成学业。她对记者表示,高三正是功课紧张的时候,她将努力学习,决心用“高分”回报学校。

  情感需求:

  女子大学=爱情荒漠?

  

“防身术”是必修课探访江城女子学校(图)

  

“防身术”是必修课探访江城女子学校(图)

  

“防身术”是必修课探访江城女子学校(图)

  没有男生的校园同样生动

  情感,是一个敏感问题。身处“女儿国”里的女校学生,又是如何面对的呢?

  据曾任华中女子大学教务处主任的胡宗惠介绍,当初,与大学生谈心时,有些女大学生不无遗憾地告诉她:由于学校只有女生,在整个大学期间,还没谈过恋爱。女校,似乎成了爱情的荒漠。

  胡宗惠说,当时,为了引导学生多了解异性,图书馆在购买书籍时,一直是有意识地多引进一些介绍这方面知识的图书,同时还不定期地开展与外校的联谊活动。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感到,中学女生却大多不这么看。为了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许多学生还沉浸在繁重的学习中。一名女生就对记者说:“当初,家里让我选择女校,就是为了让我安心学习,不要因异性分心,所以我觉得这里是最安全的,不会发生早恋的现象。”

  对于一些思想较为活跃的学生来说,进女校可能意味着进了“修道院”,心里可能有些反感。采访中,一名刘姓女中学生就说:“是爸爸妈妈让我选择这所学校的,当初,很是接受不了。”

  但她接着说:“适应了之后,才发现都是女孩,同学间相处会更自然更大方,关系也更融洽。当然,由于女孩的思想更敏感,磨擦也是少不了的,但只要处理好就可以了,关键是看自己的心态。”

  当然,还是有同学表示,由于同学中没有异性,所以在生活中与异性交往时会显得不太自然,所以建议学校多开设一些心理方面的课程。

  事实上,对于选择女校,许多家长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矛盾。一位女生家长就向记者表示,女子学校有利于学生专心学习知识。但他同时又担心:女儿长期在一个只有女生的环境中成长,会不会出现心理障碍?

  对此,武汉市女子高中一名同学对记者说:“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我现在仍与以前的许多男生好朋友保持联系,平时也会在一起聊聊天,有空时大家一起出去玩,交流学习等。我认为,与异性交往有没有心理障碍,关键还是要看个人。”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周运清教授认为,如今,女子学校实行的并不是封闭式的教育,相反,进行的是开放式的教育,女校学生也会与社会接触,也会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足以让学生弄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只要学校管理得当,是完全可以避免产生心理障碍的。”

  生存尴尬:

  创新路上孤行者

  不少专家认为,从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和教育改革的进程来看,走特色办学之路,无疑是女校的唯一选择,也是最佳的选择。在教育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办学没特点,根本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超越发展。

  更有人士指出,女校承担的历史使命,是通过建立与男女合校并驾齐驱的教育、课程与方法,唤起新女性意识的自觉,提高女性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变迁对女性多重社会角色的要求,为其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女校却面临着不少尴尬。比如,升学率的压力。升学率影响着学校的生源多少,而生源是否充裕则直接关系着女校的生存状况。

  童世清就对记者表示,武汉市女子高中的特色教育已较为成功。下一步,学校将把重点放在教育质量的提高与突破上。据他透露,因去年该校的升学率较高,估计在今年的招生工作中会有所表现。

  在升学率压力之外,一些女校还背负着体制难题。据了解,在校学生总数曾超过600人的华中女子大学,就是由于体制原因,在1999年被迫停办了。而在去年4月,武汉市女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也与武汉市美术学校、江岸铁路职业高中合并为武汉市中等职业艺术学校。

  在此情况下,武汉市女子高中似乎显得有些“孤单”。

  对于“三校合并”的原因,武汉市中等职业艺术学校李校长认为,从大环境看,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职教育本身就面临着冲击和重新定位的问题,“三校合并”也是一种资源整合。

  曾任华中女子大学教务处主任的胡宗惠,至今还对当初的华中女子大学极为怀念,也对学校的停办表示遗憾。但她还是认为,仅就女子大学而言,如果只招女生,势必难以大规模发展。

  据她分析,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站”,是跨入社会的桥梁,这段时间也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年龄段。在此期间,学生应该对社会有更全面的了解,以便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新形势下,如何办好女子学校,目前还是有关方面思考的重要问题。有消息称,现在华中女子大学原址办学的湖北省妇女干部培训学校,目前正在进行“女子职业学校”的申报工作,有望今年可挂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