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习何建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10:06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湛江讯(记者关家玉通讯员王慧、朱法、石雄东)由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厅主办,湛江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局和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协办的“健康卫士情系农家大型系列活动之情系红土地”活动,前日在徐闻县隆重举行。

  这次活动以开展向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何建猷同志学习为载体。何建猷同志是该院呼吸内科教授。她出生广州市,1967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在近40年的从医生涯

中,几十年如一日,默默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是群众心目中的医德楷模。

  何建猷简介:

  何建猷,中共党员,广东省广州市人。1967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六年制)。38年来,一直从事内科教学、临床医疗和科研第一线工作。曾任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广东医学院内科学、诊断学教研室主任。

  现任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医院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出诊最多的一夜竟达26次

  何建猷是广州人,1967年在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广州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选择来到当时湛江地区最艰苦的徐闻前山镇卫生院工作。

  她从小在城里长大,然而艰苦的农村条件没有让她放弃,她坚持了下来,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环境。

  在前山的几年时间里,她就住在卫生室的楼上,农民有病找她,不论白天晚上,也不管刮风下雨,她随叫随到。出诊最多的一夜,竟达26次之多。有一年大年初一,有个病人家属请她出诊。当时刮着北风还下着小雨,可她二话不说背起药箱就走。走了8公里多路,赶到病人家时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可看到病人不行了,她顾不上喘口气,马上俯下身去,口对着口给病人进行人工呼吸。病人终于有了气息,她又赶紧作诊断、开药、治疗,直忙到晚上九点多钟,终于使这位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逃过一劫,死里逃生。

  38年赤诚白衣路

  上世纪80年代初,何医生调到了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

  2003年初,何建猷被任命为湛江市“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接到通知后,很多同事都知道她年龄较大,患有比较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病、高脂血症和慢性支气管炎,担心她挨不住,劝她退到二线来,但她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从广东医附院收治湛江市第一例“非典”病人起,何建猷就战斗在第一线,参加会诊、查房和治疗。在抗非工作刚开始时,由于认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够,她往往亲自上阵,向患者询问病史,了解病情,检查和抢救病人;碰到病情复杂的病例,还要继续查阅资料,或挂电话到广州咨询有关的信息等,为夺取抗非的胜利劳心劳力,全力以赴。

  后来,何教授自己高烧39℃,更不幸的是家里的小孩也出现了和非典相似的病状。她开始担心了,她担心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那些让她牵肠挂肚的病人,她要是走了,她那些病人怎么办?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她迅速振作,她一方面告诉出差在外的爱人不要担心,好好工作;另一方面积极预防,增强免疫力。

  这就是何建猷,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树立了一个真正的白衣天使的形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