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活在暴富阴影下的矿区百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10:2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生活在暴富阴影下的矿区百姓(图)

  拉煤车呼啸而过。

  

生活在暴富阴影下的矿区百姓(图)

  满是煤灰的房屋。

  

生活在暴富阴影下的矿区百姓(图)

  老矿工贫困的生活。

  

生活在暴富阴影下的矿区百姓(图)

  在煤灰中等待公交车的人。核心提示

  对煤老板一掷千金的生活,许多人投去羡慕的目光,渴望着一夜暴富的生活。而与街头上越来越多的名车和高档消费场所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山西,不少地方的生存环境却因煤而进一步恶化。

  从“悍马”事件开始,一夜暴富的山西煤老板成为众多媒体吹捧的对象,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煤老板一掷千金的生活,许多人投去羡慕的目光,渴望着一夜暴富的生活。而与街头上越来越多的名车和高档消费场所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山西,不少地方的生存环境却因煤而进一步恶化。

  记者日前来到与煤老板们同在一片土地上的山西矿区普通百姓中间,走近他们深受煤炭影响的生活。

  污染,不仅仅是触目惊心

  从山西省会城市太原出发约三个小时,记者来到距离煤老板“神话”(煤老板团购悍马事件)的发源地——山西孝义市不远的山西灵石县,这也是个远近闻名的煤炭资源大县。

  据介绍,近两年,随着煤炭形势的好转,该县财政收入也大幅增加。以2004年为例,2004年该县财政总收入41437万元,比上年增长65.12%。

  这小县城也不乏煤老板,走在县城里,随处可见宝马、本田等好车,其富裕程度从汽车站附近的一个宾馆的服务员的话中可窥见一斑:“如果我是灵石人,我现在就是小资了。”

  但是,“县里污染太严重了,在我们这里,早上9点能见到太阳就是好的”。灵石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南宏说。

  确实如此,走在县城主街上,“真正”的污染向我们展现:天上的太阳是一种淡灰黄的颜色,感觉阳光是好不容易才穿透了严重污染的空气照在大地上。街道上车水马龙,汽笛声此起彼伏,各种高级汽车统统裹上了一层煤黑,在狭窄的道路上缓缓前进,在出行高峰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堵车情况。

  在县城附近,有山西众多大院之一的“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典范,是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扛鼎之作,被誉为“三晋第一宅”,其规模是因《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出名的乔家大院的三倍,在灰黄的太阳光照射下,更显现其苍凉而又古老。

  出了县城,则到处都是黑、灰色,车上、道路两旁、房顶、栏杆,都是煤灰。路边收费站的工作人员的手也成了黑的。在去矿区的路上,还没有铺柏油路,路上的浮尘甚至可以没过脚背,路边的庄稼地更是灰黑一片。

  这个小煤炭县的污染程度可举例说明:由于公路两侧满都是抛撒的煤灰,有人打起了路边抛撒的煤渣的主意。记者发现,在公路两侧,有一些人开着小三轮,拿着铁锨,铲道路两旁的煤渣来卖钱,一个脸上,甚至连眼角都是黑煤灰的正在“工作”的19岁小伙子告诉记者:“两个人一天能铲三四吨,一吨能卖60元。”

  在这个灰蒙蒙的县城里,即使整天坐在车里,一件衣服穿一天也会比在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的山西省城太原穿一星期还要脏。

  容忍,无法抗争后的妥协

  面对污染如此严重的环境,祖辈生活在这里的人没有办法像挣了大钱的煤老板们一样,去北京、去上海、去广州购房,举家移民搬迁,他们能选择的只有容忍及适应。

  在矿区,记者见到很多“别人吃肉,我们喝点汤就满足”的普通百姓。

  离灵石县县城不远的段纯镇,是去矿区的一条必经之路。在段纯镇志家庄村记者了解到,这里一共有800亩地左右,有700余亩地被工厂占用,村民介绍,这些都是高污染的厂子,现在只剩100多亩地,但也没法种地,“树叶一沾上煤灰就不长了。家里种了葡萄树,新长的叶子落上一层煤黑,就不长了。叶子早早就掉了,更别说长果子了。”村会计说。

  谈起这里的煤老板,村民有说不完的话。

  “我们山上的人最富了,他们村70%的人都在掏洞洞挖煤,别看那些烂村村,家家都有小车。”

  “说哪个村的人最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哪个村的哪个人最富。”

  “我们这里黑煤窑是暴利,一晚上能赚1万元,你不让挖,我就晚上挖,晚上12点开工,4点就下工。”

  但是,现在,挣煤矿钱的已经不是“哪个村的人”了:“现在挖煤的都是城里有钱有势的,他们现在往村里跑,村里以前有煤窑的,都挣了钱往城里搬,榆次的房子都是我们这里的人给买去的。人家那些城里有势的,老百姓更不敢惹,现在干煤窑是有钱有权就能干,没钱没权就不行。有钱的,死了一两个人,我有钱,不怕罚,有权的,就没人去查;那种刚开窑的,经常开不下去,最后还是不得不卖给有钱有权的。”

  但是,沾煤矿的福,生活在矿区的村民还是赚了点小钱:“人家有本事就能赚到钱,咱赚不了大钱赚小钱,人家挖煤,咱就养车、倒煤、倒炸药、雷管,有什么门路就做什么生意。”

  对目前的生活,这些善良的村民还是比较满意的。

  “现在生活还可以,就是污染太严重了,不过老百姓也不想让那些污染的厂子搬走,人家在,才有钱赚。”一个抱怨每天早上打开窗户就开始闻刺鼻的烟煤味的村民说。

  未来,矿区“难民”谁负责?

  尽管许多矿区老百姓对他们目前的生活基本知足,但记者在采访距离灵石县城不远的一个已经枯竭的煤矿矿区百姓时,他们的生活让我们不能不想到那些比较“满意”的矿区百姓的未来。

  从1978年开始,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富家滩焦化有限公司(现名)就因资源枯竭被撤销。这里最鼎盛时期有5000多人居住,如今“壮劳力都走了,只剩下老弱病残”,在富家滩采访时,当地惟一一个国有商场的老板告诉记者,“从前这里是灵石县最红的商场,现在一文不值”。

  记者了解到,如今,在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在奔小康的时候,富家滩公司却以“三年脱贫、五年致富”为其奋斗目标。

  在今年67岁的陈生力家中,记者看到,他家里还存放着夏天摘的比鸡蛋还小的西红柿,都已经蔫了。老人说,真可惜啊,没法吃了。

  他住在上世纪50年代盖的房子里,房顶上用帆布包着,老人告诉记者,夏天的时候,外面下雨,屋里也下,只能这样包着。

  记者了解到,由于是煤矿一线工人,“下煤窑下得多了,腰疼、肺上也有问题,毛病多了”。附近又没有矿区医院,每年的医药费成了家里最大的开支。“前段时间牙疼,又花了200元。”老人心疼地说。

  记者看到,老人家里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东西,最新的电视有19年了,都是老古董,“老了,没人管了!”老人有3个姑娘、1个儿子,都指望不上,“自己都管不了自己”。

  问及冬季取暖,老人说,就是用路上的煤灰做饭。一斤5毛钱的白菜,他都嫌贵。

  在67岁的魏兰香老人家里,老人告诉记者,1996年,她的老头子去世了,现在有2个儿子、1个女儿。她靠老伴一个月90元的抚恤金生活,而这点钱只够吃,“交电视费都费劲”。

  记者了解到,在富家滩公司矿产资源枯竭后,该公司办了洗煤厂、塑钢厂、橡胶有限责任公司等,帮助留下的矿工家属及退休矿工,但“效益不是很好”。

  陈生力告诉记者,在冬天,他们最希望下雪,一下雪,空气就好了。最害怕的是刮风,一刮风,连门都出不了,都是煤渣子。

  在矿区,记者见到最多的就是煤渣、煤灰以及流淌着黑水的河流。一个40岁的当地人告诉记者,小时候,他还在河里捉鱼玩。(新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