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警惕“安全感下降”引发“临界困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11:57 青年时讯

  零点公司最新发布的一项针对4128名18~60岁常住居民的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社会安全感,从2003年开始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教授王太元表示,这一调查客观地反映了当前老百姓的社会心理状态(2月20日《中国青年报》)。

  为什么老百姓的社会安全感会下降呢?王太元教授是这样给出答案的,“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城乡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与之相关,各

种治安和犯罪现象也有上升趋势。同时这种不均衡在客观上加大了公众的心理负担,导致了社会治安敏感度的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安全感的下降,给不同的社会群体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比如媒体就报道过当前一些富人们不得不四处物色“武林高手”和退役军人来充当保镖;对更多的社会群体来说,由于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生存压力的加大,使得外在的社会压力转变成内在的心理危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就认为,在社会转型期中,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有一种不确定感,没有安全感,从而导致焦虑,产生郁闷。

  这让我想起了雅思贝尔斯的有关“临界困扰”之说。大意是说,我们每一个现代人从生到死,无时无刻不受到困扰。而临界,是个形象的描述,指当人被生存竞争和利益诉求逼迫到一个状态上,越出这一界限,就会普遍呈现精神“不正常”的状况。这样,既可能使社会上出现诸多的抑郁症、狂燥症等精神病患者,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安全隐患。显然,如果当前持续下降的社会安全感得不到有效遏制,我们的社会到达“临界困扰”之境的群体就会越来越多,社会的危害也就越来越大。

  按照《均衡论》的观点,人类社会是应该均衡的,只有均衡才是人类社会的正常态、稳定态,人类社会本身需要有维持均衡的内在机制。

  因此当前,必须通过种种有效手段,强化维持我们社会均衡的机制,抑制那种打破均衡的危机机制,来化解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危机。比如,城市反哺农村,先富起来地区反哺落后地区等。惟有如此,我们社会的安全感才能得以提高,我们的周围才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到“临界困扰”之中,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健康和谐。单士兵/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