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帕帕垃圾”来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14:37 南方周末

  “帕帕垃圾”来了

  这个美誉度偏低而风险偏高的职业,做了三年之后,刘嵩雇了几个帮手,成立了狗仔工作室——这很容易给外界一个印象:狗仔生意做大了,他发迹了

  

“帕帕垃圾”来了

  夜色降临,王小鱼仍守在狭窄的夏利车里等待目标出现李锋/图

  

“帕帕垃圾”来了

  这是刘嵩的基本装备。他略带神秘地说,其实还有一两件秘密武器,是不适合对外公开的。李锋/图□本报记者李锋□实习生刘旭彬

  中国狗仔才3岁

  如今他们承认自己就是狗仔刘嵩喜欢戴一副宽大的黑边眼镜,及肩长发略有卷曲,这个生于1981年的年轻人是上海《青年报》的娱乐记者,2003年初才进入媒体,但他却可以自豪地宣称,自己见证了完整的中国内地的狗仔发迹史。

  至于内地娱乐新闻的历史,略长于狗仔新闻的历史。李小玩曾先后担任过国内知名娱乐刊物《BIGSTAR》和《OK》的主编,算是资深娱乐人士了,他个人认为1988年《广东电视周刊》的出版发行,是娱乐新闻出现的标志之一,而《南方都市报》娱乐版的出现,则属于内地较早效仿香港娱乐新闻的试水。

  至于呈现“八卦”特征的娱乐报道,很多人认为始于“小燕子”。

  在1997年之前,内地传媒仿佛只有文化新闻,有限的轻微涉及娱乐明星的消息,也不屑于以娱乐新闻命名。随着《还珠格格》的热播,“小燕子”赵薇开始成为真正意义的偶像级明星,对于她的报道铺天盖地,而且终于超越了“文艺动态”的原始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生活化的倾向。后来,1997年被很多娱乐新闻人圈定为中国内地的八卦元年。

  恰好在这一年8月,戴安娜之死使得狗仔承受的责难达到极至,写出《我是帕帕垃圾》一书的好莱坞狗仔记者克里斯托夫·莱茨甚至因此而心生忏悔,告别狗仔生涯。那时候,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代狗仔之一的刘嵩还是上海的一个高中生。

  2003年年初,刘嵩成为某报娱乐版的实习记者。他原本可以把普通意义的娱乐记者按部就班做下去,但是,当他采访中接触到一些来内地拍片的港台狗仔,立刻迷恋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偷拍、跟踪公众人物,多刺激啊。“而且,当时内地还没有做这个的,能成为第一批,对我很有诱惑。”

  2003年7月,隶属于光线传媒的《BIGSTAR》诞生,这份瞄准市场空白点的刊物,很直白地表露着将八卦新闻进行到底的决心,也为内地第一批狗仔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与刘嵩这样的特约供稿人不同,北京的卓伟、冯科、王小鱼都是《BIGSTAR》旗下的专职狗仔。目前,严格意义上的狗仔记者,中国内地仅北京和上海有这么凤毛麟角的不到10个,基本都是25岁至30岁的男性青年。虽然势力单薄,他们却认为自成群落,而且如今与前几年最大的不同,就是社会的宽容度似有改善,他们敢于承认自己就是狗仔,甚至为自身的存在找到了理直气壮的价值逻辑。

  2005年,刘嵩做起某国际手表品牌在上海的代理商,狗仔的本行又舍不得丢弃,于是他雇了几个帮手,分担一部分狗仔工作,这很容易给外界一个印象:刘嵩的狗仔生意做大了,他发迹了。

  他们在追逐什么

  他们觉得有义务“打碎名人光环,促进名人自律”

  “读者最关心什么人,我们就跟踪什么人。当然,这个人本身要有料,就是容易出新闻。”王小鱼这样解释狗仔选择“采访”对象的标准。那天路过北京北三环路一处高级公寓的时候,他突然想起,该关心章子怡了,毕竟她现在是国际巨星,哪怕不出什么大新闻,一举一动也都够分量。

  对于做狗仔的经济回报,每个人都拒绝正面回答。在长沙长大的冯科家境宽裕,而王小鱼做狗仔之前在西安经营着自己的影楼。他们说“报酬不是最吸引我们的”。就这个趋向市场化的行当而言,也确实没有一个薪酬标准,完全看片子的冲击力。刘嵩的一个事例倒是可以从侧面体现狗仔新闻的价值:汤姆·克鲁斯在上海下榻当地最奢侈的四季酒店,为了获得最佳拍摄机会,刘嵩也不惜血本在四季酒店住了四天,要知道,即使那里最便宜的客房,每天也高达2480元。那四天里,刘嵩抓拍到了很多独家的照片,后来一算账,他才长出一口气说,值了。

  让内地的狗仔们觉得“值了”的,还在于抓拍到独家的“内幕”。前一段时间,王小鱼跟拍某位曾涉嫌偷漏税的公众人物,意外发现这位名人还涉嫌隐瞒自己的房产。遗憾的是,报道发表前走漏了风声,那位名人托了各种关系来报社求情,独家猛料最终没抖出来。惟一让王小鱼感到安慰的,就是感受到那名人被抓住把柄后的举止,这与其平素的傲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整个社会大环境而言,内地对于狗仔的评价还大多使用道德尺度,至少认为它对低级趣味进行了庸俗的迎合。而狗仔们对这个职业的价值阐释则恰恰相反。

  除了满足公众的八卦需求,刘嵩觉得自己也有义务去打碎公众人物头上的光环。“名人们获得了在公众面前频繁亮相的机会,这是一种特权。而且娱乐圈本身是一个造梦工场,明星都被层层光环包裹。狗仔记者的任务就是还原娱乐圈真实的一面,也促进明星的自律。”

  而王小鱼的说法是,“每当看到狂热追星族与冷漠明星的反差,我就感到很痛心。”

  一点狗仔精神

  “狗仔新闻是完全需要实证的。”

  对于“狗仔”这一称谓,刘嵩、王小鱼等人表示已慢慢接受了,而娱乐新闻人李小玩时至今日还坚持认为,这是一个缺乏尊重的称呼:“他们身上折射出做好新闻的一些素质。试问哪一个好的记者没有偷拍、跟踪的经历?”

  但通常即使在业内,狗仔依然被看作不甚光彩的角色。最近一期的中国版《ELLE》做了一个关于“美女娱记”的小专题。一个受访的美女娱记就把自己和狗仔划清了界限:“我们是娱乐记者,不是狗仔队。(八卦绯闻)只有在无伤大雅,不伤害艺人的前提下,我才会选择曝光———这是娱乐记者和狗仔队的最大区别。”

  娱记和狗仔互不买账的调侃,在狗仔刚刚发育的中国,更容易被当成一个圈子里的斗嘴,至少在现阶段的公众眼中,“娱记”和“狗仔”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两个词,娱记未必不做狗仔事,狗仔和娱记都报八卦事———尽管对专写八卦新闻的娱乐记者,狗仔们也不甚感冒,按王小鱼的说法,八卦新闻可以道听途说,狗仔新闻是完全需要实证的。

  在刘嵩看来,现在的很多娱乐记者,实际上是“跑会记者”,就是出席各类娱乐界的新闻发布会,靠“红包”增加个人收入。“在香港,记者拿红包要进廉政公署的,只有内地才有他们的空间。而且发布会获取的信息,根本就不是新闻。”刘嵩对于单纯靠“跑会”维生的娱记颇有几分不屑。不过迫于日常做狗仔开销的压力,他也会去跑一些发布会,也拿红包。所不同的是,别的娱记发布会之后心满意足地回去了,刘嵩要跟踪出席发布会的明星,狗仔工作这时刚刚开始。

  “狗仔”刚发育

  搞定《2046》后,第一次买下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在内地狗仔们看来,内地狗仔的确是刚刚发育,远不能和欧美甚至香港地区比,即使把内地的所有娱乐记者加起来,也不如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狗仔数量,更不用说公众心态,明星心态,以及狗仔职业状态等方面的差异。

  去年11月,汤姆·克鲁斯到上海拍摄《谍中谍3》,前两天,其他娱乐记者还矜持着,刘嵩已弄出了大量的独家新闻和照片。这下同行坐不住了,到了第三天,“差不多会用相机的娱记都出动了,不择手段地去挖克鲁斯的料,我却回家睡觉去了,因为我知道这次赢定了。”刘嵩不无得意。有趣的是,他所供职的《青年报》却无法刊登自己记者挖回的大量独家猛料。“那些东西在上海任何媒体都发不出来,”刘嵩说,“格调问题。”

  至于被关注的公众人物,在狗仔们看来,也呈现出了一些中国特色的心态,比如早几年,有人动不动就告人侵犯隐私权,这在欧美和港台是难以想象的。

  2004年10月,著名导演冯小刚曾当众暴怒,因为一家娱乐周刊登了北京的“明星家庭地图”。如同戴妃之死,冯小刚之怒也引发了内地娱乐新闻底线的争议。娱乐记者们觉得这事非常滑稽:几乎全香港的人都知道刘德华的住所,而好莱坞明星聚居的比弗利山庄更是被开发成了旅游胜地,为什么内地的明星这么敏感,他们不觉得自己被关注实际是在获益吗?

  曾被冯小刚怒骂、被另一男星追打的王小鱼“表扬”了香港明星容祖儿。去年,王小鱼等人曾在北京跟拍容祖儿,容祖儿发现之后非但没有反感,还主动邀请他们:“拍完了吗,过来一起吃饭吧。”她还为记者们埋了单。“这样的事,放在大陆明星身上是不可想象的。”

  不过这几年,狗仔们也感觉到了内地明星心态的变化。据王小鱼讲,甚至圈内很多明星都喜欢看《BIGSTAR》,“看看谁又‘倒霉了’。”也有一些二线演艺人员曾私下接触《BIGSTAR》,很扭捏地自曝一点花边新闻,以期被公众关注。

  至于狗仔职业状态,刘嵩做狗仔的全部开销,都是自己承担,包括每年无数次地去北京,甚至去香港。如果仅仅为内地的有限几家媒体拍片,刘嵩无法养活自己。他的很多高报酬都是香港报刊开出的。不过对于身在内地的明星,香港人真正关心的似乎只是王菲,其次就要算郭晶晶了,实在要再罗列二类重点,也就只有章子怡和赵薇了。

  在香港,有较大影响的娱乐媒体旗下的狗仔记者都接近百人,他们每三人一组,两个摄影,一个文字。与内地的狗仔比起来,他们胆子更大,敢于把镜头对准明星的私宅(当然狗仔自己还是在私宅外),或者堵在娱乐场所门口“吱”(用闪光灯拍照),他们财大气粗,为了不被轻易甩掉,通常包下两台车,而且仅仅为了一个题目就可以跟踪一周时间。这一切,内地的狗仔目前还只有羡慕的份儿。

  2003年,《2046》在上海长寿路拍摄,严防记者偷拍。刘嵩把自己当成了蜘蛛侠,爬过了外面工地的几道墙,趴到一座简易房上进行偷拍。他几乎已到了导演王家卫的头顶,可以清晰地听到他高喊一声———“开拍”。搞定《2046》这一组独家报道,刘嵩突然有些后怕,于是平生第一次买下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价值100多万元。

  这显然是一个美誉度偏低而风险偏高的职业。作为内地惟一一份公然打出狗仔旗帜的媒体,隶属于光线传媒的《BIGSTAR》拥有30多万的发行量,也一直承受着“格调低俗”的评价。前任主编李小玩却对此行当前景颇为乐观,同样乐观的还包括刘嵩。

  2005年的某个阶段,刘嵩感到做狗仔的刺激和乐趣正缓慢从身体里消退,他突然怀疑起这个职业的意义,追逐这些明星有意思吗,为什么不能去做一个体恤民瘼的社会记者?但是,对狗仔事业的美好预期又使他无法舍弃已有的成绩。这一年,刘嵩悄然成立的狗仔工作室,或许是又创造了内地娱乐新闻一个小小的第一。

  这件事情上,刘嵩认为自己体现出非常良好的嗅觉。

  P115111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