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重点班”将寿终正寝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14:41 南方周末

  □傅国涌

  “两会”召开在即,义务教育法有望修订通过,将不再允许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办所谓的“重点班”。教育部认为,编设重点、非重点、快班、慢班,这样的分类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多家长赞同取消重点班,但有一些校长表示,“从因材施教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引进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选拔学生到重点班学习”。媒体

上也出现了两种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议。

  我个人的看法,重点班的出现是个怪胎,它“开宗明义”把人分了等级,学习好的和学习不好的,重点的和次要的。为了证明这一选择的正确性,校长乃至个别教师可以振振有词,举出一系列的理由,并引经据典,又是古老的“因材施教”,又是现代的“分层教学”、“竞争机制”,看上去似乎也很有道理,然而,它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在法律上,还是人格上,即使你以最动听的名义,裹着最漂亮的理论,也否定不了这一点。基础教育的目标说到底是为了培养人,人是目的,学习只是手段和过程,学校对孩子来说,乃是人格的陶冶,常识的普及,学生完全可以按各自不同的天赋,努力适应学校教育,在这里养成一种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当然还要提升社会适应能力,锻炼体能,以及对美的感悟和把握。现行的学校课程不是这样安排的吗?与语文、算术、英文、常识、信息同样重要的不是还有音、体、美,还有品德吗?这些都要比考试成绩来得更重要,在这里分数不应该是第一位的,更不应该是决定性的,不能认为90分的就比80分的优秀,80分的就比75分的优秀,人往往是不能被量化的,何况未成年的孩子,可塑性很强,未来的造就谁也无法预料,真正在各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未必就是老师眼中成绩最好的那些人,这是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的。而重点班根据什么对学生进行分类,除了考试成绩,还有什么确切的标准?如果以人为目的,而不是以考试为目的,就不会有什么重点与非重点之分。

  正如有些家长指出的,重点班是一种歧视,对未能进入重点班的学生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分班会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感,大家同在一个年级,交同样的费用,应该享受同样的教学资源”。所谓“基础较差”充其量也只能说明某个阶段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并不能说明其他什么。更何况,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将为教育腐败打开一扇方便的后门,不少校长喜欢设重点班,而很多家长赞同取消,这本身就很耐人寻味。因为利益的诱惑,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在重点班被法律禁止后,也许重点班还将继续以各种名目变相存在下来,与“普通班”、“均衡班”有别的所谓“实验班”,打着“实验”的旗号,行的却是“重点”之实。

  所谓“竞争机制”更是荒唐,其中隐含着把中小学企业化的企图。还有校长干脆提出要在学生中形成竞争“上岗”的局势,目的有二,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让学生尽早适应竞争。学校应该是孩子的乐园,是他们快乐成长的地方,不是激烈竞争、角逐的场所,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人,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想一想什么才是教育。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那些忘记了教育原初目的的人们,不管是家长还是校长,确实应该时时重温一下这些颠扑不破的名言,不要老是为眼前的羁绊挡住视线,孩子有他们自己的世界,有属于他们的未来。回到教育的原初意义上来,这些问题本来是很清楚的。我担忧的是,在新版义务教育法出台之后,“重点班”真的能寿终正寝吗?

  (P115122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