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复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三大问题解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21:30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3月2日电(刘丹 俞菀)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2006年将在全国高校率先实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上海300名学生今年可以不参加高考,“面试”入读复旦大学。改革的突破在于“面试决定录取结果”“学校说了算”。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这是继高校实施保送生、优秀生自主选拔、5%自主招生选拔等政策后“真正意义上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一些专家表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路还很长,还需要冲破重重阻碍。

  “面试资格测试”呼唤“标准化考试”

  在多数家长看来,衡量高校“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的标准只有一个:考生是否参加统一考试入读高校。

  复旦此次试点虽然以“面试”决定录取,但在录取过程中并不完全脱离“测试”。

  按照规定,凡符合招生改革要求的报名学生必须通过由复旦大学命题、为时三个小时的“申请资格测试”,并由此产生1200名考生入围面试。“申请资格测试”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计算机等10个科目。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对此表示:“以测试进行初选,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表示,由于招生人数有限,面对成千上万的考生,必须有个合理的标准初步选拔。

  “按照国外大学经验,如哈佛、耶鲁,他们在自主录取前,对学生初步选拔,主要看考生‘中学水平考试’成绩,这是所有高校都认同的标准化考试。而我们没有统一的‘中学水平考试’以供参考,只能暂时以‘申请资格测试’代替。”秦绍德说,“为了不加重学生负担,尽量不漏掉所谓的‘偏才’、特殊‘人才’,‘面试资格测试’题型全部设为选择题,且入围面试的人数为最终录取人数的4倍”。

  专家的声音:在此之前,中小学生有会考、毕业考等考试,但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素质高低难以区分,不足以作为高校选拔的标准,实施水平测试性质的“标准化考试”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减少学生压力,教育部门可分期多次举行全国(地区)标准考试,或985高校联考、211高校联考……考生可自主选择时间考试,并将其作为所报考高校的初选资料。

  10%的自主选拔录取是否100%公平

  复旦此次招生改革,在上海招生300人,占复旦大学2006年招生总规模的近10%。社会、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莫过于“10%的自主选拔录取是否100%公平”?

  秦绍德表示:此次录取改革,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施行。

  他进一步解释说:所谓“公平”,复旦将“符合200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报名条件”的所有上海地区学生均纳为招生对象,统一在校园招生网上实行网上报名,来自重点学校或非重点学校考生在考试前站在“同一起跑线”,杜绝了重点学校校长推荐而影响招生门槛的公平。

  所谓“公正”,学校专门成立由150名不同学科的教授组成的专家面试团,每位考生面试时,由学校随机抽调5位专家(不同领域)进行一对一对答,每位专家与面试学生交流15分钟,录取结果最终由专家面试团小组商议确定。

  所谓“公开”:无论是进入面试的考生,还是被最终录取的学生,其名单都将适时在网上公开。“此次改革坚决拒收‘条子生’、学校纪委书记将亲自参与招生各环节、整个录取环节的工作,并将接受社会与媒体监督”

  专家的声音:此举必然将点亮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号灯”,在促进素质教育改革、深化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地域性的试点,有可能将带来本地区内高校之间争夺生源的矛盾,导致校际不公平。试点应尽快过渡,早日将经验推而广之,乃至最终全国高校一起推行,才能保证招生的相对公平性。否则,从宏观层面上,永远不可能达到所谓的“公平”。理想的状态是:高校招生自主权逐步放开,形成“学校自主选拔,学生自主选择”的“公平”局面。

  自主招生:从5%到10%的飞跃

  复旦大学此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招生比例近10%,将不与保送生、优秀生自主招生、5%的学校自主选择政策相抵触。

  从5%-10%,并不仅仅是数字上的飞跃,更多的是招生理念从重分数到重素质--10%的录取考生主要由专家面试团集体面试产生,注重综合素质的实施。

  从2003年教育部首批22所高校实施5%自主招生以来(现已扩大至53所高校),三年时间内,此举饱受争议,原因在于:考生高考分数必须达到一本线以上,才能有资格入围自主招生,被大家称之为“小高考”,并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选拔特殊人才的作用。

  而在此之前实行的保送生、优秀生自主招生中,考生必须达到教育部所规定的包括获奖级别、特殊奖项等若干要求,高校自主选拔权较小,加上种种招生黑幕被揭穿,而影响选拔的公信力。

  专家的声音:从5%--10%,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据递增,这更是一个信号: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的步伐在加快,试点一推开,高校拥有更多自主招生权将势不可挡。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对象是学生,高校自主招生应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多次录取机会”,以达到“学校自主招生,学生自主选择”,让自主招生真正“自主”。(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