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501万“标王”让俱乐部入不敷出国手天价榨干乒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1:24 时代商报

  “501万元!”这一绝对堪称中国足球运动员的天价转会费,昨天惊现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首次进行的摘牌大会现场。而创造乒坛转会“神话”的正是我们沈阳人、国手马琳。陕西银河国梁队以501万的价格让马琳成为了本次摘牌大会上当之无愧的“标王”。

  然而,在我们为乒乓国手那不菲的转会身价尖叫、咋舌之余,作为乒超联赛的主体——各乒超俱乐部却是一肚子苦水。面对一路飙升的球员转会身价和年薪超百万元的严峻现

实,各俱乐部正经受着巨大生存压力的考验。

  乒协“限薪令”成一纸空文

  长久以来,在球迷眼中,最早步入职业化进程的足球运动员是中国运动员“先富起来”的一部分群体,国脚的收入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达到了年薪百万。不过,近几年随着足球大环境不断遭受重创,球员的收入也是大幅度锐减。就在足球运动员收入呈下滑趋势之时,一个一直保持低调的高收入运动群体正渐渐浮出水面。而昨天在北京首次举行的乒超联赛摘牌大会,将这一体坛现象暴露无遗。虽然摘牌大会结束后,像鲁能、陕西这样的“豪门”都满意而归,但接下来与球员签署的年薪合同,则让各俱乐部眉头紧锁。据悉,像马琳、王皓、王励勤的纯年薪都不会低于150万元。

  事实上,中国乒协对于近几年国手收入的不断攀升已有所警醒,所以早在2003年初就推出了“限薪令”,即便是属于特级的奥运会及世界冠军,在联赛全年的收入最高也不会超过70万元,但国手们的收入却并没有随着乒协推出的“限薪令”而有所降低。“应该说推出乒超联赛之后,国手们的起平收入就很高,当初为了防止人才外流,用高薪把主力球员留在国内。可随后相应的俱乐部改制,以及市场开发和运作,都没有跟上球员收入提高的速度。最终导致各队几乎都是带着‘财政赤字’运行。”昨天,一乒超俱乐部老总颇为无奈地说道,“国手就那几个,你不给高薪人家就走人,要成绩就得舍得银子,所以限薪在现阶段根本执行不了。”

  多数乒超俱乐部早已举步维艰

  上赛季,乒乓国手孔令辉的转会身价仅为10万元人民币。但仅一年的光景,其转会费已翻了22倍。据记者了解,中国乒协首次推出的国手摘牌制度,旨在把高水平的运动员分散开、平均各俱乐部的整体实力,更好推动国球在国内的稳步发展和提高。如果单从乒协推出的这项制度的初衷来看,自然是积极可行的,但在操作过程中问题便出现了。

  “参加乒超联赛的各俱乐部有经济实力的其实就那么几家,像山东鲁能俱乐部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下属公司发起成立,资金雄厚。陕西银河也隶属于电力系统,身后是陕西电力总公司作经济保障。所以他们在摘牌会上呼风唤雨也就不难理解了。”昨天,一北方俱乐部老总面对出手阔绰的竞争对手,除了羡慕之外则无能为力。该老总向记者坦言,“各俱乐部一年的经营收入大多维持在10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球员工资加上客场差旅费等,几乎就将这笔收入全部消耗了。此外,球队还需要支付场租、电视转播、安保等费用。哪还有多余的钱去养大牌国手。”

  劳动力和市场出现巨大偏差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中国乒超联赛的球市整体上并不景气,仅靠球市养活一家俱乐部更是不可能的。对绝大多数俱乐部来说,门票收入几乎为零,主要是靠广告收入。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乒超俱乐部老总透露,2005年他们的全部收入仅为100多万元,可支出却达到了数百万元,巨大的经济缺口只能由投资方拨付。

  “应该说,乒乓国手的身价并不是以市场为准绳来估算的,他们的几百万身价完全是靠几家财大气粗的俱乐部炒起来的。劳动力的自身价格与市场需求已发生了巨大偏差,天价国手折射出的是乒超联赛的泡沫市场。”昨天,一圈内人士对乒乓国手的“天价”转会费提出了质疑,“体育走向市场是进步的表现,但走向市场的体育项目只有真正做到由市场来决定该项目球员的身价,才算是真正步入职业化。否则就是伪职业化。”

  首席记者赵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