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父亲”网文抨击现行性教育 引发网友热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4:30 东方网

  昨天傍晚6时,一篇题为《女儿,别相信那些老师———一个父亲的泣血劝告》的转载帖子,回帖突破百条,跻身和讯博客72小时“热评文章排行”前五名。而同题原帖自2月24日在天涯社区发表以来,点击量已逼近5万大关,回帖逾800条。

  这位“父亲”,到底给“女儿”说了什么,引起网友的这般轰动?且看原帖中“父亲”给“女儿”的信:“爸爸无论如何都不能认同,你们学校那种让男女学生一对一地交流

自慰心得的性教育,我不能理解它背后的逻辑:把一件事说白说透了就没人尝试了。你坚持的信念‘真情相爱的人发生性关系无可厚非’,更是让做父亲的我如百爪挠心。”

  男女学生当面交流自慰心得,这是性教育的创新,还是对人们道德底线的挑衅?网友们莫衷一是。一些网友支持这位“父亲”。网友“在水中笑”跟帖说:“个人认为现在的性教育是失败的。”

  但也有不少网友质疑“父亲”的观点。和讯一位匿名网友表示:“现实中,确实‘性’‘普遍’了。我们应面对它,不可回避。要好好研究,我觉得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老师的做法对与不对’的问题。”

  性教育在国内兴起已有时日,但像这样引起广泛争议的先例并不多。对于帖子中提到的性教育做法,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专职教师申燕萍表示,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应该用多样化的方式,提供与青少年的年龄阶段、场合和个性特点相适应的课程。“既要改变‘谈性色变’,也不能太超前。”

  【调查】

  2万字“劝女帖”反击“创新”性教育

  记者在经过多番调查中发现,发布“泣血帖”的“父亲”其实是中山大学一名大四男生:刘仕才。2月18日,刘仕才在天涯社区发布了《我公开姓名提倡贞操观》一帖,也就是“泣血帖”中“父亲”推荐给女儿看的文章,长达近2万字。而以“父亲”身份写的信,不过是擅长网络心理的刘仕才的“噱头”。

  在“贞操观”一帖中,刘仕才提出三个基本观点:1,现在的性教育有将性爱等同于吃饭等日常行为的倾向;2,女性在性爱中的付出远大于男性;3,应对性行为设置一定的道德障碍,因为不良的性行为将降低出生率,加压人口老龄化。

  刘仕才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花力气写出这2万字长文,是因为进入大学后不能容忍当下部分人的性观念:从网络上到老师讲座,大家都在把性行为“普通化”。

  “大学里有个别女生对性爱抱着‘有什么玩不起’的态度,但她们往往并不知道真正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最后都‘玩’得很惨。”刘仕才说。终于忍无可忍的他,在两年前开始留意相关材料,并在两周前动笔。

  对性行为和性教育进行长达2万字评论的刘仕才,自身所受的性教育如何呢?他坦陈,自己主要是小时候接受过父母给予的性卫生教育,大学里主要是靠图书馆的书籍完成了性教育的“自学”。除了某些讲座,他也并未接受过学校提供的性教育课程。

  刘仕才表示,自己会坚持在婚前不发生性行为,即使女友主动提出也不会放弃原则。

  ■申燕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专职教师)

  谈论性体验正常关键看引导

  和“父亲”的愤怒截然不同,对于帖子中提到的性教育方式,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申燕萍认为,课堂上学生谈论性体验很正常,“关键看老师的引导”:最终老师是将这种讨论引导到感受上去,还是引导到健康对待此类问题的态度上去。

  申燕萍表示,开展性教育应当考虑到场合、学生年龄甚至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她认为,一方面性教育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包括讨论、做游戏等方式进行;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也不应超越学生年龄层次和接受程度。她表示,曾听说有性教育老师给中学生放夫妻教育片。“青少年性教育不等于婚后教育,这一点是要明确的。”她说。

  ■王震(宝山教师进修学院教师)

  个人隐私不宜搬上课堂

  宝山教师进修学院教师王震则认为,像自慰等行为属于个人隐私,不适宜在课堂上当众讲述。如果是同学有相关问题可以采用单独咨询的方式。

  他表示,宝山区10所学校与计生委合作开展了一个“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采用小班上课,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讨论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生理问题,并向学生传输一些自我保护方法。学校还设立了咨询室,学生的一些不适宜在课堂上讲的话题都可以单独与咨询老师谈。他认为这种上课与咨询相结合的形式效果更好。

  此外,沪上部分大学目前都专门设有针对大学生性教育的选修课。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上这些课的老师一般都以互动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地对待性的态度,一改以往单调乏味的形式,鼓励学生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互相讨论。这些课程普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选课的热情也比较高,一般几天人数就满了。

  观念开放还是保守

  网友热议“泣血劝告”

  一石激起千层浪。“父亲”的“泣血劝告”,引发了热论。

  ■网友“朝六晚十”

  楼主的文章颇有见地,我是一个初中教师……楼主对教师的做法特别是大学教师的做法有不同的意见,其实很多教师并不赞同性开放,起码我是一个。我认为,深究一些教师这样做的原因,大多也是因为目前社会一些现象一些理论导向所致,并非个人意愿。

  ■网友“little咩咩”

  楼主有点杞人忧天……我不是性开放主义者,但也不是处女主义。我反对非婚生子(对孩子是极大的伤害),反对堕胎(对母体是极大的伤害),理解丁克(他们负责任),对婚姻慎重。

  ■匿名网友

  这位父亲可别把女儿吓坏了。其实,这所学校的性教育方式非常有新意,毕竟时代在进步,对于性问题没必要一味躲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