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探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5:08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实践。中央政法委主管的中国长安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由陆德生同志主编、有关方面专家撰写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该书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介绍性与研究性相结合、探讨性与对策性相结合等特点。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也是我们进行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根本方法。《理论与实践》全书10章,从基本框架来看,头两章侧重于理论阐述,紧紧围绕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展开,讲清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来龙去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指导原则;后八章侧重于重大实际问题研究,涉及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建设、思想文化道德建设、民主法治、社会建设和管理、农民问题、群众工作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问题。该书在多角度解读胡锦涛重要讲话的基础上,又根据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的精神,对一系列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说明。例如第四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建设”,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作了充分论述,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五个统筹,实现科学发展,作了实实在在的阐述,很有现实针对性。

  介绍性与研究性相结合

  介绍性与研究性相结合是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介绍性,也就是资料性、知识性。《理论与实践》一书,在以理论阐述为主的章节中,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思想、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马恩的“和谐社会”思想和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方面的资料和知识的介绍,这对我们加深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想、新论断大有裨益。所谓研究性,就是要由表及里,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概括。《理论与实践》一书不满足于和停留在有关知识和资料的介绍,而是进一步进行理性的分析、比较、归纳,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该书通过大量事实和分析,明确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是全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和基石,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紧迫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对待农民,解决好“三农”问题。正由于该书注重研究性,使其具有了一定的理论价值。

  探讨性与对策性相结合

  探讨性与对策性相结合这个特点,是由前两个特点所决定的,也可以说是前两个特点的延伸。所谓对策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办法。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去探索各种现实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我们不仅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且要探讨怎样构建和谐社会,针对现实需要,提出相应策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该书在所论述的八个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方面,都提出了探讨性的、对策性的意见:在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根据法制建设发展情况,提出要注意运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在推进民主法治方面,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切实抓好社会立法,逐步形成规范和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体系;在如何正确对待农民方面,强调要把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推向前进,把加强农村社会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对策性意见都是从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