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四模式建设新农村 南昌城郊面貌一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8:5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昌三月二日电(记者 段八一)近年来,南昌市根据农村自身状况,因地制宜采取“改造城中村、培育专业村”等四种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南昌市近年来采取“改造城中村,建设小康村”、“整治自然村,建设示范村”、“撤并小型村、建设中心村”、“培育专业村、建设特色村”四种农村建设新模式,全市农
村面貌焕然一新,发生了巨大变化。

  南昌市改造城中村,已创造出一批具有样板效应的小康村。该市青山湖区进顺村便是这种模式发展的一个杰出典范。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进顺村以盘活土地资产作为融资手段,在南昌市繁华地段盖起一幢十六层的大酒店——鄱阳湖大酒店,抓住市场契机,走经济发展之路,为该村集体经济掘了第一桶金。此后,进顺村又以鄱阳湖大酒店为核心企业,组建了中国当时鲜见的旅游集团,又兴建了洪城宾馆、进园宾馆,开办了南昌迪豪购物广场等多种经济实体,如今已形成了餐饮、住宿、娱乐、商品超市等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

  据介绍,如今的南昌进顺村村民可以享受退休工资、节日费、免费医疗、职工统筹

养老保险、奖学金等十六种福利待遇。进顺村村民现过着家家住楼房、户户有存款的小康生活。不久前,南昌市进顺村被评为“中国十佳小康村”,闻名中国各地。

  南昌市对偏远农村自然村的发展,在建设上采取政府支持,多种发展的模式。南昌市湾里区罗亭镇岭口村投入资金近四十万元人民币,兴建一座日供水量二百吨的自来水厂,把纯净的天然山泉水送入家家户户,村中兴建休闲广场、铺人行道板、建设卫生厕所,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撤并小型村,建设中心村”是南昌市另一条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模式。这种做法是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采取合并,共同建设发展的途径,撤并缩减规模较小的自然村组,建设规模适度的中心村,既节约了大量的土地,又改造了农村的环境。南昌市所辖的一些农村如今已建起了篮球场、休闲运动中心,过上了城里人的文化体育娱乐生活。

  南昌市在发展新农村模式中,近年来还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根据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才结构等各自特点,建设出一批包括文化村、科技村、生态村、沼气村和特色产品村等新型农村模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