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用耳护耳,误区知多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14:05 新民晚报

  今天是“全国爱耳日”。你知道吗?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中,有很多“细节”会令听力下降。昨天下午,在由上海院士中心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共同主办的院士讲坛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王正敏细数生活中与听力有关的不良习惯和误区,令300多位现场聆听的市民获益匪浅。

  误区一飞机起降捂耳朵

  王正敏院士指出,乘飞机时耳闷,实际上是“气压创伤性中耳炎”的表现,又称为“耳气压伤”。这种病是鼓膜两边气压失衡引起的,严重者可能会造成鼓膜渗水。预防方法很简单——堵不如疏。捂耳朵戴耳塞不济事,咽口水才有效,因为后者能打开耳咽管,让空气从鼻子进入耳朵,起到调整气压的作用。兼顾到连续咽口水的需要和安检的方便,不妨在候机大厅买一小瓶水,在飞机起降时通过喝水来加快咽口水的频率。

  误区二耳机音响长相伴

  冲击钻轰鸣的不规范施工少了,噪声车间工作环境有所改善,不少市民以为:噪声性耳聋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了。王正敏院士提醒,被动接受的噪声固然少了,但市民主动接受噪声的机会却增多了,比如随身听、mp3的普及,某些家用电器工作时和鞭炮燃放时产生的噪声也很大。有的年轻人偏爱重金属、摇滚等类型的音乐,喜欢把音量调到很大,长此以往,耳内的听毛被震落后便再也长不出来了,无疑会对听力造成负面影响。即使音量适中,随身听和mp3日常使用时间过长,也不是好事。有关资料显示,随声听的噪声强度通常在85至90分贝,而人耳暴露在这种环境中的时间极限分别为8小时和4小时。

  误区三对着老人大声喊

  世界上每3个65岁以上的人中,就有1个患有听力障碍。面对耳朵不好使的老年人,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放大音量。王正敏院士表示,这种做法未必有效。因为有些老人的关键问题不是接收信号的能力下降,而是分析信号的本领大不如前。所以,最管用的是耐心沟通,放慢语速,一字一句地把话讲清楚。

  本报记者董纯蕾

  【相关链接】

  据统计,听力障碍居我国五项残疾(听力、视力、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之首,达2057万人,超过残疾人总数的三分之一。我国自2000年起设一年一度的“爱耳日”,旨在普及耳保健知识。今年“全国爱耳日”主题是“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