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重要指标没有完成说明了什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4日00:00 新华网 | |
艾 琳 盘点“十五”,5大类40多项数量指标基本实现,但耕地保有量、污染物排放、研发投入比、高中入学率等4项指标却没能完成。(据3月2日新华网) 这里,我们不妨来具体分析一下。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持全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到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2800万公顷,而实际只有12200公顷,耕地面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600万公顷。要知道,实施宏观调控,特别是处理“铁本事件”以后,国家可是在土地利用与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耕地面积还在下降。这一方面说明耕地保护还任重道远,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另一方面,地方是否还存在着不爱护耕地、随意占用耕地或者不报批擅自使用耕地的情况。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建设新农村,说到建设,很多地方都会把主意打在土地上,占用耕地的现象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在这样的情况下,耕地保护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基础不稳,地动山摇,耕地不保护好,我们的生存就会出现问题,生存都有问题,还谈什么发展。 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实际情况是,不仅没有达到排放目标,二氧化硫排放还有所提高。看到这一消息,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会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要知道,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环境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我们在肯定各级政府与环保部门重视环保工作的同时,面对环境质量水平的下降,污染物排放的增加,联想到松花江污染问题的发生,心里实在没法觉得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到位,措施已经跟上。 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实际只达到1%。面对这一问题,可能找出非常正当的理由,那就是财政还比较困难、企业对研究与开发的认识还不够。的确,目前的财政收入总量虽不小,但花钱的地方很多,企业也确实不太重视研究与开发。可研究与开发,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系到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如果因为财政困难,就减少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那我们就会进入恶性循环,经济运行的质量会进一步降低,财政会进一步困难,企业发展也就更难有新的突破,市场竞争力也会进一步下降。有句话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财政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应该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义务。同时,通过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也是财政部门必须认真做好的一项工作。 到200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实际只达到52%。看到这个问题,可能许多人的牢骚就会上来,怨言就会出来。为什么这一指标没有实现,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十分重要、十分现实的原因是,学习成本高,就业难。学习成本高,主要是收费多,这对于绝大多数困难群众来说,意味着只能让子女放弃继续学习;就业难,与其省吃俭用让子女学习,结果还是没有一份像样的工作,不如让孩子早点挣钱,这也是一些普通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真实想法。有了这两条,高中教育的升学率如何能够高上去? 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是近年来中央一直提得最多、要求最高的几项重点工作,结果却完成得最不理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本文分析了一些原因,但总体上只是就事论,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含义,没有把这些工作真正放到“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认识、去关心,没有把这些工作作为关键工作去做。因此,要想真正把这些工作做好,做出成效,还必须认识再提高,思想再统一,步调再一致,措施再落实,责任再明确。 相关报道: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