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韩国经验”不可迷信(大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4日01:06 环球时报

  ●从整体上看,韩国经济发展没有贯穿始终的经验,要借鉴韩国经验只能从特定阶段的角度去总结

  ●借鉴每一阶段的经验也要重视当时的内外约束条件,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偶然性”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不顾实际地移植韩国经验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中国应该学习韩国人既坚强又充满灵活和弹性,善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的个性,既坚定不移地推行市场经济,又与时俱进地不断修正经济政策,捕捉市场机会

  近年来,韩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作为与韩国有着密切经贸交往的近邻,中国更是希望在经济发展中借鉴韩国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可是,如何有效地借鉴呢?最近发生的三星集团政治献金的丑闻不仅给韩国经济界,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对“韩国经验”不可迷信。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世界上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国家和所有发展阶段的完美有效的体制模式。也许只有在后发国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先发国的发展路径,尤其在了解了其在特定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内外约束后,将先发国的经验作为自己发展的参考才是有意义的。按照这个思路考察韩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在我们面前更多的是其“今是而昨非”的阶段性经验,更不要说在内外约束条件之下韩国经济发展所隐藏的“偶然性”问题。

  韩国经济发展没有贯穿始终的经验

  韩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显得泾渭分明,各个阶段体现的更多的是对上一阶段的修正而非自然的延续或过渡。上世纪60年代主要是出口导向经济起飞的阶段,政府强调“增长第一,工业第一,出口第一”,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上世纪70年代主要是重化工业阶段,政府通过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来改变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跨越式过渡。

  上世纪80年代初,韩国开始反思强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弊端,于是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实现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相应的增长方式也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与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相类似,从资本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一次政府为增强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主动进行的产业升级。两者的区别在于,政府在产业升级中的主导作用开始弱化,私人部门开始成为产业升级的投资的主导力量。尤其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韩国产业结构和金融体制上存在的深刻的结构性和制度性缺陷,为此,韩国已开始进行系统的改革,探索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从对韩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从劳动密集型到重化工业

  的产业升级属于“国家开发主义”

  同经济自然演进的对决;从重化工业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则是市场对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温和批判;而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系统改革则是对过去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扬弃。所以,从整体上看,韩国经济发展没有贯穿始终的经验,要借鉴韩国经验只能从特定阶段的角度去总结。

  韩国经济发展的“偶然性”难以重复

  进一步看,借鉴每一阶段的经验也要重视当时的内外约束条件,因为在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偶然性”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不顾实际地移植韩国经验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在出口导向经济起飞的阶段,韩国正赶上国际上“三低”(低油价、低利率和低汇率)及国内低工资的有利时机。这为韩国出口导向政策的成功提供了保障,而当时其他发展中国家正在推行进口替代政策,对出口导向政策持批评、怀疑的态度。在重化工业阶段,政府采取较为主观的升级政策,而忽略了经济的自然演进,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严重结构失衡和宏观经济问题,如经济陷入低速增长、高通货膨胀和出口竞争力急剧下降等。韩国社会对政府增加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表示怀疑。但恰在这时,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危机,国际资本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石油美元和欧洲美元,韩国通过国际贷款解决了重化工业投资资金短缺的问题,度过了重化工业发展的难关。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周期复苏,韩国重化工业积蓄的资本生产能力得到释放,整个上世纪80年代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韩国经济因此进入新一轮持续增长时期。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如果没有这些“偶然性”因素,韩国经济发展的结果可能与今天大相径庭。而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看,这些“偶然性”是难以重复的。

  中韩当前内外经济环境不同

  此外,中国借鉴韩国经验还要考虑中国当前的内外经济环境同韩国所面临的不同。

  一、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不同。中国经济总量大,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但现阶段中国企业的技术含量仍然不是很高,国际竞争力仍然不是很强,主要是通过加工制造业维持出口贸易的优势。韩国则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有限,企业引进技术制成产品后直接到国际市场上销售,所以韩国企业适应国际竞争的能力更强。另外,通过相当时期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韩国现已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

  二、经济发展所处的时代不同。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展开的,有学者认为通过扩大贸易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目前亚洲已经形成了围绕中国的贸易-投资-生产网络,在相互依赖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机会和动力。而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出口主要针对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对外国直接投资存在限制政策,国内市场保护程度较高。

  三、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实现了从沿海到内地的梯次开放经济带,各经济带之间相互存在人员、资本和产品的流动,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而韩国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的不均衡发展战略实现经济起飞和增长,当前则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由于不均衡战略容易受到市场机制扭曲和国际市场冲击的影响,韩国经济发展中存在“高增长、高波动”的特征。如果这种波动发生在中国这样经济总量庞大的国家,后果将是难以预料的,所以中国更应该重视宏观经济稳定、持续与和谐的增长。

  那么中国到底应向韩国学习什么呢?韩国学者宋丙洛曾阐述韩国人的国民性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韩国人的性格像竹子,既坚强又充满灵活和弹性,善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中国在走向世界、深化市场经济过程中,也应该学习这种精神,既坚定不移地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又与时俱进地不断修正经济政策,捕捉市场机会,这样才能保持持续、和谐的经济发展。▲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学者。)

  《环球时报》(2006年03月02日第十一版)


刘均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