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生做“卧底”值得商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4日08:40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新学期刚刚开始,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外贸学院的课堂上就出现了一批特殊身份的大学生,他们除了听课,另有一项重要任务:当“卧底”监控教学质量———其中前者的正式名称是“教学信息员”,后者的正式名称是“学生教学质量联络小组”。(见3月2日《新京报》A24版报道)

  我相信学校这样做的动机是良好的,是为了抓好教学质量,不可能是故意“整人”

。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很可能背离初衷。这是因为:第一,既然是“卧底”,当然具有“保密守则”,需要定期向有关领导汇报———而这样的汇报其实就成了“小报告”。“卧底”所说的话就成了评价一个老师和班上同学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而谁又来监督这些“卧底”呢?失去监督的“卧底”很容易成为“特权”阶层。第二,“卧底”会使得大学的人际关系紧张,缺乏信任感,有违大学精神和教育理念。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学生教学质量联络小组,不仅监督老师还要监督学生,甚至包括哪个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都要记录下来。这种情况下,谁还敢得罪他们啊?虽然,上海外贸学院对“卧底”进行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不合格三档,不合格者将被取消“卧底”资格,但是优秀的“卧底”如何奖励,报道语焉不详。我们也不好随便猜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卧底”有功的话,好处肯定是大大的。

  问题在于,这样的信息监控系统可信吗?谁能确保“卧底”没有一点私心杂念?他们的私心和个人喜好会影响“上头”对一个老师的判断,这对老师是否公平?这和历史上曾有过的“密折文化”何其相似。我觉得,还是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师生沟通机制比较好,有问题提在当面,不要在背后打“小报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