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年度选本《2005文学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4日10:04 南方日报

  花最少的时间看最有价值的作品,这是读者和选编者的共同愿望--

  年度选本《2005文学中国》

  文/海帆

  多样性于我们的益处及损害是相当明显的。如今文化界的多样性使我们大饱眼福,比起文革时期的单调、纯朴、划一,仿佛每日都享受着精神盛宴。然而,多样性的嘈杂与浮躁,对权威的藐视,对规则的摧残,对优秀作品的淹没,亦令人惊讶、痛惜,茫然于良莠之间。就文学而言,我们越发怯于翻阅当代诗歌、散文、小说,我们不知道自己手上的这本文学书在铺天盖地的出版物中是好是坏,其文学价值究竟如何,我们往往只看作者是否出名,媒体是否炒作,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遴选方法。其结果是,我们很容易失望。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明白后现代主义或结构主义,看不懂这种弥漫着学术气氛或充斥着游戏成分的文学作品,而另一部分人虽然能够看懂,但觉得这种文字跟我们的生活、意识、心理隔了好几重山,就像走在迷宫里一样,即使明白这种迷宫设计得不错,也觉得没多大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年度文选就格外引人注目。

  花最少的时间看最有价值的作品,这是读者和选编者的共同愿望。然而,多样性现象也发生在年度文选方面。每到新年来临,图书市场上就会出现多种盘点式的文学选编。在这些选编书中,我们已经连续3年看到花城出版社的《文学中国》。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关注这本选编书的理由,恰恰就是它本身具有多样性而卓然不群。

  《2005文学中国》的序言,沿用这本编选书首次亮相时的文字。这篇序言表达了选编者的文学观察及文学理念,其条分缕析有学者的严谨,其意气风发有诗人的情怀。在序言后面,紧接着规定了“选本的尺度、限界”,原则而具体,便于读者检验。更重要的是,每一篇作品前面,都有选编者的入选理由,其字数或多或少,多的有三五百字,少的只有一句话。于作者是评价,于读者是引导。

  《2005文学中国》的入选作品,是我所陌生的,几乎一篇都没看到过。入选作品的作者,有我们熟知的迟子建、贾平凹、王小妮、林白,有常见于报端的夏榆、杨克,有文学新秀叶弥,而更多的作者,是我们不熟悉的。《文学中国》系列选本分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随笔,将文学的主要品类一网打尽,这有别于各选一本的其它年度文选,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此乃精选后的精选,浓缩后的浓缩。而“文学中国”这个书名,其本身就有相当成分的特立独行。

  书中附的插图也是《文学中国》的特色之一。其插图或具体入微,或意味深长。既有暗示作用,又有视觉享受。书中还附有《国外文学大事记》,显然,选编者的文学视野,不局限于国内作品及作者。假如,我们想,再附上一个《中国文学大事记》,可能更便于读者对比、判断,引起更大的文学兴趣。

  《文学中国》的第一选编人是林贤治先生。我们因他对鲁迅,以及诸多西方思想家的深入研究而称他为学者时,他却希望我们叫他诗人。《文学中国》的诗歌篇目,跟其它类别是同样数量且并驾齐驱的。诗歌于文学的旗帜作用,显然是熟读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诗人所明白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诗的外延比现在大,囊括整个文学。在诗人心目中,坚持诗就是坚持文学。而坚持文学,就是坚持人类的信念、思考和良知,以及人类生活的情趣、想象和多样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