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余华交出33万字《兄弟》下半部,本月20日上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07:35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去年,要说对图书市场贡献最大的一部小说,当属余华的《兄弟》了。其上半部的出炉,不仅大卖40万册,还为下半部的出笼做足了广告。记者昨天从余华处获悉,上个月20日,他已经向出版社方面交出了33万字的《兄弟》下半部书稿。算上合理的编辑流程和印制时间,最快估计会在本月20日与读者见面。擅长制造悬念的余华,在下半部中,究竟会怎样安排人物的命运?记者昨晚对他进行了采访。

  阅读快感很难故意制造

  记者:《兄弟》下半部马上就要见读者了。如果和上半部做比较,哪个更好看?

  余华:我自己看的遍数实在太多了,所以,我已经很难作出判断。上半部篇幅只有18万字,而下半部有33万字,容量上就有很大的差异。据一个看过的好友说,他是一口气看完下半部的,感觉才五六万字。

  记者:在小说的上半部分,你已经成功地营造了这种阅读快感,你觉得在制造阅读快感方面,是否已经炉火纯青?

  余华:阅读快感很难故意制造。我只是找到了更适合我自己的表达方式。我写了20多年,技巧上应该没问题。

  记者:能否透露一下,下半部的故事怎么走?李光头和林红之间,最后的人物命运是怎样一个结局?

  余华:下半部的故事紧接着上半部的结尾。我写了兄弟两人30多年的故事。但不仅围绕李光头、宋钢和林红3个人的纠葛,下半部内容太多了,人物也很多,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

  能否传世并不重要

  记者:写完整部作品,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有没有觉得一部伟大的作品诞生了?

  余华:这是年轻作家才会有的感觉。像我这种江湖老手,是不会有的。上半部出版时,我就说了,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有生命力,需要时间,至少10年,最好是50年以上。上半部出来时,有批评,有赞扬,但无论是批评还是赞扬,都带有一种情绪化的东西。可能过几年再评价,这种情绪化的东西就没有了。如果现在让人们来选择最喜欢的余华作品,很多人可能会选择《活着》,因为它积累的时间最长,让人阅读的面也最广。但50年之后,情况也许会大不一样。

  记者:《兄弟》是不是你期待中的那部可以传世的大作?

  余华:一部作品是否传世,是否伟大,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对一个作家而言,一旦进入了一个写作状态,就顾不上考虑这个了。但它可能成为潜在的标准。会让作家更严格要求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我写作《兄弟》很敬业。但最终的结果不是我说了算的,出版以后,作者的声音不再重要,读者和时间自会判断。

  我没操控小说而是小说操控我

  记者:读上半部分,感觉不少地方催人泪下。写下半部时,你自己有没有哭?你有没有操控读者,让他们也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哭?

  余华:总体而言,下半部分笑的多,但也有哭的部分,至少我催出了自己的眼泪。我特别不爱用操控这个词。写小说的人,其实是被小说所操控。马尔克斯在写《百年孤独》时说过,他根本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在发明小说。我很有同感。写作最好的状态是写到最后,作者听到了人物自己的声音。为什么《许三观卖血记》从短篇变成了中篇,《兄弟》写到50万字才打住,其根本原因就是,我被写作控制住了,而不是我在控制它。

  记者:你是否看好《兄弟》一书的海外市场?下半部出来后,你会不会和上次那样,马不停蹄地去做宣传?

  余华:《兄弟》的上半部上个月已经在越南出版了。接下来会在韩国出版。其他国家目前还停留在翻译上。一位在网络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有一个这样的调查,海外华人几乎一致都说《兄弟》好,但大陆对该书的看法是,80%的人说好,20%是批评的。我目前接触到的翻译,几乎都说这是我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至于宣传,其实上次我没有走很多城市。这次大概也不会。

  记者:是否已经有导演相中了《兄弟》的电影版权,目前有何最新进展?

  余华:这方面的事情我全权交给朋友,所以不太知道。我知道的是,有很多人来问。具体名字不便透露。我只能说,这其中没有张艺谋。我想最好是下半部出版后,有个总体考虑吧。徐颖(编辑涵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