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一碑一帖百代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09:13 东方网

  陈燮君作品集书法的原点、故乡在中国。这次上海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朝日新闻社联合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隆重举办,中国书法史上的众多名品钜制在阔别多年后“回家”欢聚,令艺术史为之续篇。“鸟筑巢,人建屋”,是一种家。文之根,艺之源,也是一种家。后者的“家”更见风骨琴文,更为牵动心弦。书法艺术在源出中国之后,随着时空的延伸而超越国度,编织着文化传播的牧歌。中日书法在文化交流中一枝双葩,交相辉映。纵览千秋,细读珍品,感慨艺史,赋诗一首:丙戌春日集稀珍,一碑

一帖百代魂。一枝双葩各妖娆,中日书法同根生。先锋中权后劲本,宋拓战国石鼓文。泰山刻石念秦皇,临川之宝朔唐圣。二王之书当世贵,经典荟萃见精神。丧乱帖中读羲之,漂泊千载今识真。李白仙诗苏轼吟,杜甫秋兴孟頫声。苦筍及茗怀素品,多景楼中米芾梦。

  早在唐代,随着邦交活动与民间往来的开展,中国的书法艺术渐播域外,日本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从贞观四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公元630年)到乾宁元年(日本宁多天皇宽平六年,公元894年),日本前后共派遣了20批“遣唐使”来华,其中包括押使、执节使、大使、副使、判官、录事,以及史生、知乘船事、造舶都匠、译语、主神、医师、阴阳师、东师、画师、留学生和学问僧等,约有五千余人。使团中除了专门负责文书抄写的史生,其他人如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也大多通晓经史,擅长文艺。这些使者受到皇家的礼遇,而他们也对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非常折服。在这些使者中,对书法艺术的传播贡献最大的要算留学生与学问僧,他们在中国居留的时间通常比较长,少则几年,多则二三十年,甚至有终老于中国的。他们汲取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养分,回到日本,整理日本文字,分别利用汉字书法中楷书的点画和草书的偏旁,制造出片假名、平假名,从而使特属于日本文字的书法艺术由此诞生。中、日的交流不仅让书法艺术远播海外,也使许多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家的杰作传入异域,在远离故土的地方散播芬芳。

  我们有幸在东京、上海两地举办书法珍品展,参展文物共有130件,不仅展出中日两国珍藏的中国古代书法名迹,而且展示日本本土书法大家的作品。尽管中、日有着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但溯其根本,仍然可以找到许多相同的根源,而中、日的书法艺术,更是同源演绎,一枝双葩,隔海相望,各自妖娆。这些历经沧桑后汇聚在一起的艺术珍宝,见证了两国的悠久历史,也将见证她们美好的未来。

  日本古代书法家的作品,包括从奈良、平安、室町、桃山至江户时代日本书法史上的主要巨匠作品,较为系统地展示了中国书法对日本书法的巨大影响。奈良时代有圣武天皇的名迹;平安时代前期“三笔”之一的空海奉派遣使中国,不仅带回了佛教旨义,而且学回了中国书法的精髓,学唐代诸大家并自成一家,参展的空海代表作品有《金刚般若经开题》等3件;号称平安时代后期“三迹”的珍品有小野道风的代表作《唐诗断简》、藤原行成的《白氏诗卷》、《书状》等。

  日本书道博物馆藏宋拓的秦《泰山刻石》(165字本)是难得一见的国之瑰宝。秦始皇即位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先后多次出巡,立石刻辞,计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颂和会稽刻石共七处刻石。关于泰山刻石,一般认为,秦始皇于即位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登泰山。群臣请立石刻铭,颂秦之功德。秦二世于即位当年(公元前209年)巡行先帝各刻石之地,复补诏书和从臣姓名。《泰山刻石》为四面环刻,前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书体为小篆,传为李斯手笔。书法圆润严整、质朴大气。目前传世存字最多而比较可信的拓本为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年间江苏无锡安国的藏本,安藏《泰山刻石》共有两本,一为165字本,一为53字本,均为宋拓。两个本子于民国间流入日本。《泰山刻石》(165字本)的展出,无疑有助于研究我国最早的纪功刻石,进一步探索《泰山刻石》的流传经历和依附于物质文化遗产之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还藏有几件重量级的王羲之书迹唐摹本,下真迹一等,稀若凤毛麟角,珍如拱璧明珠。宫内厅所藏的《丧乱帖》是王羲之的一幅尺牍,文书俱妙,内容是一篇优美的文章,而其笔法精妙,淋漓酣畅,结体多欹侧取姿,奇宕潇洒,章法自然疏朗,动态呼应,是王羲之所创造的书法体势的典型作品。帖上有朱文“延历敕定”之印,延历相当于我国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可见此帖在唐代就已传入日本。据日本史籍记载:“此幅久藏御府,后西院天皇崩后,购于尧恕亲王,亲王为妙法院教皇,经该院保存至今,后献帝室保存。”

  宋代书法,虽苏黄米蔡四家并称,而以苏(轼)、黄(庭坚)、米(芾)三人影响为最大。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洵之子,辙之兄,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诗、文、书、画俱成大家。苏轼的书学思想和文学思想多见“尚意”。他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在《文述》中自述:“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在《答谢民师书》中又说:“大略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的《行书李白仙诗卷》作于元祐八年,时年五十八岁。此诗卷用笔气势浑厚,苍古劲健,“信手自然,动有恣态”,是苏轼受颜真卿、杨凝式两家的影响,又变古创新的行书作品。

  黄庭坚,字鲁直,号清风客、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黔安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其诗专学杜甫、韩愈、句律兀傲。在书法上力创奇崛的艺术风格。宋徽宗赵佶评说黄字:“黄书如抱道足学之士,坐高车驷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刘熙载在《书概》中说:“黄山谷论书,最重一‘韵’字。盖俗气未尽者,皆不足言韵也。”沈周说过:“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黄庭坚的《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用笔紧峭,结体雄健,自然生灵,富于变化,深刻反映了黄庭坚的书艺特点。

  米芾,字元章,本是襄阳人,后来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所以《宋史》传说他为“吴人”。自号有“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等。《宋史》说他“特妙于翰墨”,既沉着,又有飞动之势,得王献之笔意。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赞赏米字:“米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书家笔势亦穷于此。”上海博物馆藏《多景楼诗册》是米芾为镇江北固山巅多景楼题诗所书,笔法超逸入神,刚健中有婀娜流丽之妙,历来传为米芾传世大字行书的杰作。整幅作品诚如苏轼对米字的评语,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要以一个展览撑起恢宏的书法艺术发展史,谈何容易!然而,中日书法珍品展所展稀珍囊括商代牛骨刻辞、西周簋鼎铭文、战国石鼓文、秦代泰山刻石、东汉西岳华山庙碑,晋唐宋元明清,一路走来,大家林立,门类齐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使沉甸甸的书法艺术发展史被硬朗地撑起!徜徉于中日书法珍品展,无疑是从悠远的书法艺术发展史的深处走来,快捷而不失庄严地走过了漫长的书法艺术演变发展的历史。


作者:陈燮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