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很想当“老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10:02 海峡网-厦门日报

  以农民的名义 做农民的朋友 厦门日报新闻大篷车——党报记者驻村活动特别报道

  第3站:集美侨英街道凤林美社区

  

我们很想当“老板”(图)

  自主创业的王女士如今忙着搞水产买卖,当起了女强人。

  

我们很想当“老板”(图)

  村民喜看驻村报道。

  

我们很想当“老板”(图)

  创业成功的味友食府扩大规模,包下一整栋楼。

  半圆形的嘉庚体育馆在春日艳阳下熠熠生辉,火热的施工现场显示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紧邻体育馆的凤林村(现已改为凤林美社区)同样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昨日一大早,党报记者乘着“新闻大篷车”开进了驻村活动的第三站——集美区侨英街道凤林美社区。

  居民去年每人分红1000元

  凤林美居委会是侨英街道下辖6个由村改居中,第一个在街道的指导扶持下用土地补偿款入股办集体项目的居委会。其实推行集体资产股份化的道路并不平坦,居委会主任王维强说,1992年村里2000亩土地被征用后,凤林美于1994年用土地补偿款办了一家实业公司,生产高科技产品“紫衫醇”,但由于缺乏信息和人才,项目最终以亏本800万元的结局宣告投资失败。这次失败的教训,让有关领导认识到,集体资产的投资必须是投资性而非经营性,坐收租金的通用厂房和综合楼才是正确的目标。

  同集路旁,与嘉庚体育馆同样醒目的是一排崭新的厂房,这是凤林美社区去年才投入使用的通用厂房,建筑面积为11600多平方米,目前由三家企业租用,分别生产塑料模具、旅游用品和摩托车配件。

  这座通用厂房和旁边建筑面积达4800平方米的综合楼都是社区居委会的集体项目,每年年底,社区居民都可以从这两座用于出租的楼房、厂房中分红,目前这两个项目年租金100多万,今年春节前,每个居民不论老少人人都领到了1000元分红。这两个项目都是利用土地征用补偿款建设起来的。

  渴望周边地块赶紧发展

  “紧邻海湾大道,凤林美社区将来定会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暂时遇到困难,但居民们相信随着嘉庚体育馆的建成及周边土地的开发,未来充满机会。

  在凤林美社区老人协会会长王水琴的家里,能清楚地看到在建中的嘉庚体育馆,他告诉记者,背山靠海,以前在凤林美,水稻、甘蔗等农作物的长势都很良好,每年收成也不错,这块土地是充满活力的,具备增值潜力。指着远处的土地,王水琴说,那里已经闲置好长一段时间了,如果能抓紧时间开发,凤林美人的就业机会就大大增加了,杂工、清洁工、绿化工或地材供应等,一定可以解决一部分富余劳力。

  “如果周边被征用地发展房地产项目,那可不可以学学岛内的西林农贸市场,由被征地农民集资兴建,解决就业问题,通过项目运作让被征地村民得到实惠。”凤林美社区的居民们现在最迫切的希望就是社区里的第三产业能赶紧发展起来,这样居民们就可以再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生活出路,甚至当上“老板”。

  自主创业自谋出路

  以鸭肉面线远近闻名的“味友”食府去年租下了社区的综合楼两层楼,开了第三家分店,一年缴给居委会的租金就达40万元左右。今年“味友”又租下综合楼第三层,打算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目前正在做装修。“味友”的老板王瑞祥是一位地道的失地农民,就是凤林美本地人。1992年土地被征用后,王瑞祥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谈起自主创业,王瑞祥说,没有学历、缺少一技之长的农民失地后要自谋出路确实不容易,但并不是不可能。“认真做是第一”,他说,刚开始办“味友”的时候,经营状况也时好时坏,他和朋友一起研究琢磨面线口味,根据顾客的意见反复调试了一两年,才最后定下现在这个口味,即便是现在这种经营规模,他们也还不断寻找新的菜色。他认为,只要心沉下去,不怕做不好。政府的扶持也很重要,进行专项培训,帮助联系企业,这对失地农民非常重要。

  民声快递

  能不能建条地下通道?

  “能不能建个地下通道或是人行天桥,把凤林美和对面的北部工业区连接起来。”这不是王水栋老人一个人的想法,王水栋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凤林美人,虽然现在户口在岛内,可社区里的大事小情他都一清二楚。

  记者走访了几户农家,大家对这个主意都拍手叫好,他们都说,有了人气,居民的房子能租出去,解决了失地农民的收入问题,还可以带动第三产业。

  走进凤林美,整洁的水泥村道两旁盖着不少小楼,其中不乏装潢漂亮的新楼。大部分楼房、店面都挂着“招租”的提示牌,不少店面空空荡荡。走在村道上,只觉得整个社区人稀厝密。社区中心的农贸市场看不到一个买菜卖菜的人,附近的住户说,每天早上六七点摊位最多的时候,也占不到市场的一半。走进居民家,记者听到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要租房子吗?”。面对记者的询问,业主们普遍反映社区的房很难租出去。

  王水栋说,凤林美和霞梧都是集美最早被征地的村子之一,但现在居民生活水平却有了高下之分,霞梧紧邻集美北部工业区,霞梧村民便建设外口公寓,租给工业区的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从而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来源,有了人气之后,社区第三产业也兴旺起来,解决了不少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现在霞梧、叶厝的店面租金节节攀升,凤林美虽然与霞梧只隔着一条同集路,但由于同集路车流量大,车速快,企业担心员工安全,都不同意员工跨路租房,社区一直有房租不出去。

  本组撰文/本报驻村记者 殷磊 吴晓菁

  本组图片/本报驻村记者 郑晓东

  (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