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用“中华购买”推动“中国创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14:45 新民晚报

  “我们要形成‘众星拱月’的大环境、大气候,对国人的创新产品、创新项目,给予全方位的倾力支持,给‘中国创造’以‘用武之地’。”昨天晚上,来自上海的赵国通委员在接受采访时呼吁:同唱一首歌,共创中华牌。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政协会议上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长期从事技术进步创新的赵国通委员觉得,要实现几代中国人“创新强国”的梦想,从“中国打工”到“中国制造”

再到“中国创造”,是一个充满艰险挑战的过程,既需要冲锋陷阵的科研人员,更需要从政府购买到国民消费“众星拱月”般的支持。

  上世纪90年代初,新民晚报毅然决定采用王选院士刚刚开发出来的“方正”激光照排系统,在告别“铅与火”的同时,也为“方正”系统在上海的推广打开了局面。如今,“方正”照排系统已占有90%以上的国内报业市场和80%以上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新民晚报与王选院士、与“方正”照排系统结下的这段情缘佳话,成了赵国通委员论证观点的典型案例之一。他说,试想如果当年没有新华社、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等第一批“国人用户”的“爱国采购”,那么王选院士的创新能壮大到今天的“北大方正”吗?

  在赵国通委员的眼里,当年上海建造南浦、杨浦、卢浦和徐浦四座跨江大桥,也是对上海本地创新型工程技术人员的支持。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国人的“爱心选购”,海尔、联想也不可能成长为国际知名品牌。同样,如果没有“国民用户”的爱戴和支持,也不会出现奇瑞、吉利等民族汽车品牌的“日长夜大”。

  赵国通委员坦言,创新除了要有投入外,更要有出路,所以我们应通过政府购买和国民消费等形式的“中华购买”对创新产品和项目给予大力扶植,以切切实实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

  特派记者郑裕利江跃中

  (本报北京今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