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贫富餐”折射学校教育的失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18:00 光明网
廖保平

  据现代快报3月1日消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每学期多缴纳350元的伙食费,就可以在学生餐厅就餐,享受与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完全不同的待遇。本学期开始,江苏连云港灌云县鲁河中学这种“贫富有别”的伙食供应方式在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3月01日重庆晨报)

  所谓不同的就餐待遇,其实就是“包伙”和“普通伙”两种不同的伙食供应方式,

“包伙”交钱多,吃得好,而且什么都不必做;“普通伙“交钱少,吃得差,还要自己动手动手蒸饭和洗碗,而且不能在餐厅就餐。分餐的出现,是学校应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家长要求而设的,他们希望学校能够改善伙食。

  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学习任务又繁重,营养需求大,太差的伙食会导致身体入不敷出,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条件的家庭向学校提出改善子女的伙食,似也无可厚非。学校又不好搞“一刀切”,实行差异化分餐,看起来也合情合理。可是这一做法却在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怕是学校领导和家境较好的学生及家长始料末及的。

  我不知道那些贫困学生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反响,可是设身处地地想想,我就可以大概地明白了。假如我是鲁河中学的一名贫困学生,看到有钱的“公子哥”享用“包伙”,吃香的喝辣,吃完还可以两手一撒,什么都不用做,我肯定会觉得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感伤于自己贫困卑微的出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生活学习相处中我会把“公子哥”们归为非己类,有意无意地疏远他们,没准还对他们报以仇视的心理。总而言之,在青涩而敏感的年龄段里,我已经感到了人与人的不平等。我不敢说我的假设完全代表了那些贫困学子的心理,但肯定有不少的学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过这样的想法。看似一顿无关痛痒的饭,深深地伤害了一群少年的心,给他们投下了心灵的阴影,埋了一某种秘而不宣的情绪,真是不可小视一顿饭的威力!

  而且,如果学校什么都要听富裕家长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包寝”与“普通寝”、“包室”与“普通室”、“包师”与“普通师”……那会是什么情形?

  人与人的差异永远都会存在,但这种差异必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差异,没有平等的差异,就会把人分出高贵与低贱。学校的领导应一些家境较好的家长的建议设“贫富餐”,其中固然也有推脱不易,想赚点钱的隐衷,但也有学校教育失职之嫌。我以为,学校教育不只是要多培养几个“有出息”的学生,当前至为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人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具有平等意识,清晰地意识到人是平等,学校在培养这样的公民有责无旁贷的义务。

  教育于细处见功夫,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尤其如此,时时处处都可以体现出教育,老师的一言一行,学校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无声的影响,鲁河中学看似勉为其难的分餐,令贫困学生反响强烈,就是一个生动有力的证明。

  其实,家长要改善学生的伙食,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办法总可以想得出来,不能强迫学生为一己利益而出台“专门”政策,学校实行任何一种措施,都要从教书育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全体学生的感受和利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