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乡村敬老院 一个不能被遗忘的地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09:54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最新消息

  记者发稿前,从北京传来好消息,在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一批新法规中,《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格外引人关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体系逐步建立。但总体来说,城乡二元化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法制建设相对薄弱。

  新条例出台实现了我国困难农民生活救助由集体内部互助为主向政府提供救助为主的根本性转变,成为我国第一部规范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行政法规。

  新条例中最引人注意的有两条:一是从今往后,我国农村五保户的供养资金全部由财政解决;二是供养标准由原来的乡镇政府确定改为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但需报省级人民政府备案。而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同时要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这些为五保供养对象共享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提供了制度保障。

  按照民政部的安排,当前,各地要根据新条例所确定的五保供养条件,以县为单位,逐村逐户调查农村特困群众家庭情况,对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人员登记造册,建立供养对象数据库,审核发证,全部纳入供养范围。排查工作在今年7月底之前完成,审核发证工作在10月底之前完成,新审批的五保对象的供养待遇12月底前全部兑现到人,落实到户。

  数日前,记者接到一个来自卫辉市的电话称:当地有位97岁的张老太太因过年寂寞,在乡敬老院寻了短见。出这事儿主要是因为老人的不幸经历与个人性格,但乡村敬老院存在的困难很有代表性,希望《大河报》呼吁呼吁,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记者随后赶到了卫辉市庞寨乡。

  三人行如今少了一位老人

  这是一所只有3位老人的乡敬老院。与寻了短见的张自荣老太太同住一个敬老院的另外两个孤寡老人名叫庞永贵、卢甲冲。他们说,那天,张老太太整个上午都在忙着整理东西。中午时分,她的一个远房侄女张文贞来给她送饺子,他俩都看见了,但没有上前打招呼,因为张老太太脾气不太好,担心张老太太误会他们想吃她的饺子。张文贞推开虚掩着的房门,却发现往常总是坐在门口床上的姑姑已上吊身亡。

  村民们说,是2003年夏季的一场暴雨,把张自荣老太太逼进了敬老院。

  据张文贞的姐姐张文秀回忆,她的姑姑以前有过两个孩子,但儿子好像是养到十几岁全家逃荒到东北时饿死的,女儿则是养到19岁时病死的。张老太太的丈夫又因为风湿而落下偏瘫,不仅一条腿一瘸一拐,而且一只胳膊也不听使唤了,所以在生产队时,他也就只能干些看场之类的轻活。别人是论工分,他们则完全是按五保户标准,比别人分的钱粮都多,吃菜也不掏钱,生产队有菜园,想吃啥就去拿。

  后来,老伴去世了,张老太太的房屋又因年久失修倒塌了,村里就安排她去敬老院,可她死活不愿去,所以就让她住到了村委会。2003年夏季的一场暴雨,再次把张老太太住的房屋给冲塌了,村里一时也无法安排她,只得再次让她搬到敬老院去,这一次她不得不去了。

  “她来时我们都很高兴,毕竟多个人多份热闹。”从庞寨敬老院建成就一直在这里工作的庞寨村61岁村民卢嘉庆笑着说,“张老太太可有意思了。”

  卢嘉庆当时作为乡里招聘的工作人员在敬老院负责干些杂活,每年与老人们一样领取860元生活费,但他只负责帮老人们跑腿买药、喊人、提水等,像做饭、洗衣等,还要靠老人们自己来完成。

  “说是敬老院,其实除了五保户们住着敬老院的房子之外,与其他分散在家的五保老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最多也就是乡里多出了一份敬老院里的电费,还有每年的煤球钱,要不是我在院里帮老人们种些菜,他们连吃菜都成问题。”卢嘉庆这样评价他曾工作过近10年的敬老院。“后来因为乡里提留款不好收,老拖欠老人们的养老金,再加上我自己的工资也难以支付,到现在还欠1000多元,所以我也就不干了。”

  卢嘉庆的辞职,直接导致庞寨敬老院处于瘫痪状态。“那一阵子张老太太情绪极为低落,好在当时一个名叫卢义福的老人身体还行,能经常帮她干些轻活。可2005年刚过完春节,卢义福得急病死了,敬老院除了张老太太,就只剩下驼背又耳聋的庞永贵和腿有残疾的卢甲冲了。张老太太与卢甲冲脾气不合,她自己饭也很少做,常做些简单的拖饼(用面在锅内做的咸饼),她一回能烙一大摞,够吃好几天,渴了就到压井里压些生水喝。”

  张老太太一直想回家,她所说的家其实就是离敬老院不足0.5公里的庞寨村,虽然那里已没了她住的地方。

  算笔账敬老院人多是好事

  张老太太出事后,最受打击的是庞寨乡政府的耿学善。这位刚接任乡民政所所长的乡干部甚至还没全面开展敬老院这方面的工作,便遇到了这么一件“大事儿”。

  其实老人们对这位新上任的所长还是挺认可的,认为他“人挺好”。因为他年前就专门挨家挨户去看望过老人们,还自己掏钱给敬老院的老人们买了肉、油、粉条等。

  但张自荣老太太的事儿,让耿学善措手不及。在最短的时间内,他给市有关领导写了一份整改措施:专门给敬老院配备了一名服务人员,不仅要给老人做饭洗衣,还要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还重新给老人们换了新衣新被,给老人们配备了毛巾、脸盆。还制定了规章制度,要求服务人员每隔1小时查一次房……

  尽管这些措施正在实施之中,但谈起持久性,耿学善与庞寨乡乡长赵文峰都无奈地表示“很难说”。耿学善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庞寨敬老院只有两名老人,他俩全年的费用是2400元,雇个服务人员一年薪水至少也得2400元,其他费用如电费、燃煤费等,从哪儿出?短期内我们可以少加点车油,少打印点资料,可长久下去该怎么办?”

  卫辉市民政局救灾办副主任常献根也很发愁,“经费是最大的问题”。常告诉记者,卫辉市截至2005年底共有五保老人1027名,13个乡镇却只有9个敬老院,而9个敬老院一共才养了121个老人。为什么那么多老人不愿到敬老院养老呢?

  常献根拿出一份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5年47号文件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免征农业税后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通知》,向记者进一步解释,目前卫辉市农村五保老人从2005年起开始实行集中供养每人每年1200元,散养每年1000元。说白了,就是住在敬老院的老人每年1200元,而住在家里的一年1000元。

  与庞寨村邻近的李元屯乡敬老院,是目前卫辉市9所敬老院中集中供养老人最多的。院长侯文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个劲说“难”,虽然目前他们敬老院有17个老人,可这17个老人全年的养老经费根本无法维持敬老院的各项开支。首先是两名厨师的工资,还有就是5名服务人员的工资,他们每月仅有230元钱。“好在我们敬老院有几亩地,我们自己种点粮食种点菜”。

  现在农村敬老院是人越少越难维持,真要超过20人,勉强就能维持了,因为人越多经费加起来数额越大,做饭、住宿、购物都有优势,就怕人少,像庞寨敬老院只有两名老人,那根本就无法正常运转,侯文斌说。

  敬老院曾经为经费很发愁

  张自荣老太太出事后,同样受到震动的还有同村的朱秀花。朱也是五保老人,只是岁数比张小了不少,但她至今仍一个人住在村里,怎么也不肯去邻近的敬老院安度晚年。听朱的邻居讲,张出事后的几天里,朱秀花一直在哭,没事儿就在村中打听,问是不是上边有啥政策,非得让五保老人到敬老院去?

  对于朱秀花的担忧,从小就在庞寨村长大的耿学善解释说,农村孤寡老人大多都独自过惯了,也就是常说的过独了,不愿与其他人共同生活。像张自荣老太太,她活着的时候连别人上她家串门都很反感。还有就是饮食习惯,老人的口味都很难掌握,一般在敬老院做饭的工作人员都说老人难伺候。再者就是传统习俗,农村的老人们都会有亲戚,这些亲戚一般也不愿老人去敬老院,怕别人说三道四。

  针对农村养老集中与分散之间的矛盾,省社科院研究员刘俊哲不无担忧地说:“该是研究对策的时候了。”这位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致力于研究农村养老问题的老研究员曾先后到过新乡、洛阳等地农村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写出了详实的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从省民政厅一直递送至民政部,最终民政部批示后,全国才开始了农村建设敬老院的集中养老模式。

  刘俊哲希望国家加大投入,他说很多敬老院完全是在吃20多年前的老本,房子、设施都是20年前的,管理人员的费用及敬老院正常的运转经费都是缺口。

  在集中与分散之间,李元屯乡敬老院院长侯文斌倾向集中供养:“这不仅是因为农村都有敬老院,各样设施不用是个浪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随着这些孤寡老人岁数的增加,你让他们一个人在家,万一有个头疼脑热,谁来照料?又没人陪他们说说话、玩玩牌。我认为还是集中供养好,关键是政府要重视,每年投入一部分,社会各界再帮一把,我们就可以运转开了。敬老院里老人越多、越热闹,就越有老人愿意来,来的老人越多,经费就越充实,我们就越好运作。”

  来自民政部门的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共建有农村敬老院等五保供养服务机构32572所,有63.2万名五保供养对象接受集体供养。总的来说,我国敬老院等供养服务机构建设不能满足需要。床位严重短缺,纳入集体供养的总人数不到全部供养人数的五分之一。许多农村敬老院年久失修,条件很差,管理服务水平低,很难满足五保供养对象的需求。

  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司长日前向媒体透露,在落实新条例中,将重点解决好五保供养对象的住房难和看病难问题。对分散供养对象,将通过争取财政投入、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等多种方式,广泛筹集资金,兴建分散供养五保户的住房。对现有独居五保供养对象的住房,要逐户排查,切实解决漏风漏雨和危房问题。对集中供养对象,各地民政部门要配合当地发改委编制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专项规划,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利用乡镇合并的闲置资源,改建、扩建或新建五保供养机构,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或资助敬老机构。

  □记者朱长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