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打造学术明星 《百家讲坛》走红背后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10:13 贵州都市报

  曾排收视榜 末端

  创办于2001年7月的《百家讲坛》是与央视科教频道同时诞生的,最初的定位是“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由于第10套节目同时开办了很多栏目,所以《百家讲坛》最开始并没有一炮打响。那时的《百家讲坛》就像一个大杂烩,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乃至饮食起居、养生保健,几乎全都进了“讲坛”,但收视率很低。

  随后,第二任制片人聂丛丛走马上任。以“一所汇集名家名师的开放大学”为定位,注重主讲人的“名”,并坚持学术的品位。尽管栏目组都很努力,但收视情况却一直不佳,在实行“末位淘汰”的央视,《百家讲坛》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2004年9月,《读书时间》被央视“末位淘汰”后,《百家讲坛》的编导们意识到自己的栏目再不调整改变,找到突破点,最终也会被淘汰的。第二任制片人聂丛丛找到了北京市社科院的阎崇年以后,坚持让他一个人把《清十二帝疑案》讲完,终于使《百家讲坛》找到了收视增长的突破点。

  第三任制片人万卫说:“这个突破点就是在电视上传播传统历史文化知识。邀请能说的名家,选择好话题,把话题说透。”

  《清十二帝疑案》 带火节目

  从《清十二帝疑案》开始,节目组渐渐地摸清了这个节目的规律,那就是让一个主讲人连续讲,成系列,摒弃原来一个主讲人只讲一次的做法,而且在选题、定位上更贴近观众兴趣,在制作手法上更加符合电视节目的规律。

  《百家讲坛》的风格自阎崇年开始改变,可以说实际上是市场规律引导《百家讲坛》走上了这一步。

  万卫说:“《百家讲坛》节目的资源主要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以前一个选题就做一期节目,这当中有很多的浪费,而现在要把节目往深了做,把一个选题吃透、挖透,一个和王申可以做十期,《红楼梦》当中一个秦可卿就做了十三集,这样一来观众的满意度上升了,他会觉得看《百家讲坛》非常值,而且一看就上瘾。”

  悬疑的讲述方式

  《百家讲坛》在探索节目的制作中慢慢找准了自己的定位:通过这个节目向公众传播更多的文化,让专家为百姓服务,为初中以上水平的老百姓制作节目。

  定位明确后,必须要调整节目的表述方式,要求专家们在讲述的时候必须抛弃他们原有的学术讲述方式———大学讲义,研究文本。他解释说:“《百家讲坛》讲出来的东西应该是思想与叙述并重。以前的大学老师讲课,他事先要给你很多阅读的东西,他讲课的时候其实就是分析,这在我们这里是不行的。电视的口播节目不是合理性抽象分离的,抽象分析对我们来说画龙点睛就够了。”

  《清十二帝疑案》成功夺得10套收视率之首之后,栏目组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研讨会,研究总结栏目成功的原因,讲述者阎崇年和栏目的编导们一致认为,正史和野史相结合,以及在讲述中设置悬念正是《清十二帝疑案》成功的最大“武器”,主持人在节目中以悬念贯穿,再一步步揭开“包袱”以吸引观众,这些“桥段”的设置是引起观众兴趣的起始点。

  万卫说:“这种口播类节目必须要有悬念牵引,像好莱坞大片那样,要求3—5分钟必须有一个悬念。悬念性、单线条和戏剧性是我们总结出来的讲座节目和论文的不同地方。实际上这个讲座节目就是按照戏剧化的结构来做的,开始专家们做不到。讲出来的东西就像在给观众灌输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先是提出个观点,然后四处旁征博引论证观点。这样的讲述方式既乏味又很累。”

  万卫举了个例子:马瑞芳是山东大学的教授,研究《红楼梦》、《聊斋志异》的专家,在学校讲课非常精彩。《百家讲坛》希望能做一个《聊斋志异》揭秘,她表示愿意合作,很快就把讲稿传给节目组。

  她传来的第一遍讲稿,学术性太强,观众根本听不懂。于是我们就向马教授提出要求,比如多讲细节、多说故事,但马瑞芳却认为自己是教授、学者,怎么能讲这么通俗的东西呢?不过,经过编导组长时间的磨合,马教授终于接受了栏目组的建议,推翻了起初流水账式的讲法,以悬疑始,以悬疑终。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马瑞芳也大为惊奇,她说,没想到这样讲课,效果会这么好。

  不参与学术之争

  去年,由《百家讲坛》带来的学术争议最热烈的要算刘心武的红学研究,由于刘心武在《百家讲坛》中“揭秘《红楼梦》”,一时之间在红学界引起不小的争论。不少红学家认为刘心武利用央视资源进行“歪门邪说”,有“误导观众”的嫌疑。对此,万卫告诉记者,《百家讲坛》并不是一个学术栏目,因此不承担学术上的正确性,《百家讲坛》顾名思义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他认为“只要这些名家能够把自己的学说自圆其说,且能说得生动有趣,就是我们需要的。”而且他们给各个名家都有演讲机会,像《红楼梦》,不同意见的学者专家不都在他们论坛上发表过演讲吗?万卫还说不要小看现在的观众,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而传统的历史文化知识本来就是陶冶情操的,没有谁对谁错。

  打造学术明星

  即便刘心武当年写《班主任》产生的影响,也没有今天他研究《红楼梦》受到如此强烈的关注和争议。阎崇年先生研究了一辈子清史出版了22本学术专著和几百篇学术论文,但是他的知名度也仅仅是在学术界。而他最近的一本书《正说清朝十二帝》出版后一年内就再版了15次,一本历史学书籍,销量超过32万册,这在从前是难以想象的。山东大学中文系马瑞芳教授一直是研究《聊斋》的专家,她以前写了八九本关于《聊斋》的专著,以前的书最多也就卖一万本,而她最近出版的《马瑞芳讲聊斋》,出版后一个月就再版了,而且还带动了她以前的书热卖。这三个人的书突然热卖,都是因为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把他们推成了学术明星。

  万卫说:“学者出书获得利益我们是非常支持的,必须让他们感到走进大众中会获得利益,这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缺的。我实际上也在帮助他们最大化获得利益,我们叫实现多赢,通过他们体现出我们栏目的价值,他们讲完之后体现出个人的社会价值,出版社通过我们的书获得最大效益。现在有很多出版社都跟我们联系,要求出书。”

  《百家讲坛》的制作观念提高了节目收视率,而且还带来了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万卫对栏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的品质定位是:学者使电视深刻,电视让学者有为,很多学者一辈子的研究成果没有被认可,但通过我们的节目使他们火了。明年我们还会有‘三国现象’、‘大清开国现象’、‘西厢记现象’……我们要制造更多的文化现象。”作者:兰岗姚曼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