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外商缺乏政策扶持 难掘中国节电“金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10:32 国际先驱导报

   缺乏政策扶持,仿冒产品多,这不仅是外商在中国市场遇到的难题,也正是中国节电市场发展的瓶颈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雪湄报道 一段时间以来,海尔、海信等青岛的家电厂商成了美国英福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一块“心病”。

  英福特为企业用户提供节电技术和设备,在美国拥有麦当劳集团、福特汽车公司、壳牌石油公司等客户群,在中国也发展了大庆油田、北京首钢集团等客户,可是,与海尔、海信等家电公司在节电方面的合作,却迟迟谈不成。

  英福特总裁雷永介绍,为此公司特地在青岛设了个办事处。

  缺乏政策扶持

  英福特计划和海尔、海信合作的项目是在家用电器上装上待机节电器。据调查,北京和广州两地城市家庭的家用电器待机耗电占到了家庭总耗电量的10%左右,相当于每个家庭常年使用着一盏15W~30W的长明灯。而英福特的待机节电器可以使家用电器待机耗能降为0.4W。

  “一台电视机的利润是25元人民币,一个待机节电器3美金,约合24元人民币,装了以后企业没有利润,所以我们和海尔、海信一直谈不成。”雷永说。

  而雷永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对使用节能设备的企业缺乏政策扶持。“鼓励企业装节电设备,给企业什么优惠,在美国很清楚。美国《能源政策法》规定,从2004年到2006年间,每年拨款3.4亿美元给州政府,用于鼓励购买节能新产品。比如高效节能灯的节电率可达75%以上,凡用户购买安装节能灯,75%的费用先由政府负担。此外,美国各州政府还制订了地方节能产品税收减免政策。只要一个企业装了节能设备,就将在税收上得到很大的优惠,而中国却没有。”

  “对于节能企业如何得到政策方面的优惠扶持,目前的《节能法》中没有体现出来。”2月23日,北京节能协会副会长赵淑春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赵淑春从事节能工作二十多年,参与了《节能法》的制定,她介绍,原因是2000年制定《节能法》时,正处于国家财政不是很宽裕的时候。

  仿冒之苦

  虽然节电方面缺乏政策扶持,中国节电市场却已经大到中外厂商都垂涎的地步。据日本能源研究所的报告,中国目前的电力缺口是9.93%,到2010年将剧增至15%。而同时,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仅为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倍多,是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

  美国专业能源机构的研究预测:中国将在两年内取代美国,一跃成为世界节电市场中最大的买家。

  巨大的市场不但吸引了英福特、日立、西门子等厂商的进入,还引来了国内很多厂商涉足。中国节能协会相关人士介绍,近几年国内涌现出三百多家节电器生产厂家。

  赵淑春告诉《国际先驱导报》,2000年制定的节能法规,缺乏节能产品认证的相关规定,节电器厂商生产的产品良莠不齐,导致了盲目投资、缺乏核心技术、不重服务,甚至假冒伪劣等无序竞争现象。

  “很多企业向我反映,说大家都打着节能产品的旗号,有的产品是假冒伪劣。企业听了政府的号召,用了节能产品,但是没有多长时间节能产品就坏了。花钱多,寿命短,有的还不节能。假冒产品冲入正常市场扰乱了市场的发展。”赵淑春介绍。

  雷永也对《国际先驱导报》说,英福特在中国市场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被仿冒。“利用你已经创造品牌的效益来伤害你的利益,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怎么解决。即使打官司,一个小公司能够赔多少钱?我们只是打一个精神胜利而已,最后也许会觉得划不来。”雷永颇为无奈。

  靠市场之手

  “今年国家要对《节能法》进行修改,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状况有了很多的变化,《节能法》有很多条款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形势了。”赵淑春透露,对于目前制约中国节能市场发展的政策扶持、产品认证等瓶颈问题,新的《节能法》都将有所触及。不过,她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而对于中国节电市场的混乱状态,赵淑春介绍,像北京市正在酝酿成立“节能警察”,也就是节能监察机构。“成立以后,会对节能产品市场起到监督、执法作用,一旦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厂商会受到法律制裁。”

  不过赵淑春认为,整个市场的最终规范,还是要靠市场的力量优胜劣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