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当“医药代表自曝内幕”成为常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20:00 光明网
徐迅雷

  有一种“代表”似乎名声欠佳,那就是“医药代表”。在百姓眼中,一些“医药代表”代表些啥呢,譬如代表了药价虚高、代表了腐败掮客。“医药代表”是我们现今医疗体系里药品购销中的“土特产”,我不知道没有“医药代表”这个“行当”的国家如何翻译、理解这个词语。

  医药代表当中,有的金盆洗手不干了,有的良心发现披露内幕;通过向媒体揭内幕

曝光这一行为,多少为一些医药代表挽回了一点“面子”。如今又见医药代表揭了一回内幕:有的医生一个月可以拿10万元的回扣,医院外垄断招标药价上翻百倍!(3月1日《新京报》)当“医药代表自曝内幕”成为常态的时候,我们实在难以高兴起来,这意味着医疗腐败没有得到遏止,药价虚高依然大行其道,百姓希望不再“看病贵、看病难”仍旧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在《新华网》新华视点《“两会”:百姓关注什么》当中,如何移掉新的“三座大山”是一个关注度木佬佬高的“百姓难题”。自打“看病贵、上学难、房价高”被网民们称为压在老百姓头上的新“三座大山”之后,你还真能发现一提这几个语词就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民生话题历来都是“两会”焦点,今年也不例外,可见“愚公”的责任重,因为“三座大山”下的百姓总期待着“翻身”。

  医疗的管理责任人,耗在“医疗改革”上的气力可谓不少了,从曾经一次次的“药品降价”,到如今开办“平价医院”;从药品招标采购,到禁止医生拿红包,等等等等,也够会折腾的。但现实清晰地告诉我们,这些表皮的、局部的“变革”,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别的不说,同一药品换名几十次每次都提价,光这一招就让你的种种改革手段和改革结果“归零”。仅2004年,我国的药监局便受理了10009种新药报批,而美国仅148种;这一年上万种“新药”的“中国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变个剂量、换个药名、调个包装就能创造出一种新药,所以10009例“新药申请”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新药即新化学实体!一年弄这上万种“新药”干吗呢?目的很简单:涨价,让百姓多掏钱;掌管审批者,则可以从中寻租,所以日前国家药监局一批官员落马,也是“顺理成章”的。

  所有的腐败,从根源上看,都是体制性的。不下定决心从体制制度上动刀,而老是煞有介事地在一只只假肢上搭脉,最终还将是不断出现“官员腐败落马”、“医生违规被查”、“医药代表自曝内幕”之类,而“看病贵、看病难”则对不起了,风光依旧。体制性的改革,必定是利益的剥离,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将非盈利性的公立医院和其背后的利益主体彻底剥离,你就甭指望把“看病贵、看病难”给解决了。在国外已经非常成功、成熟的“医药分家”,是把医生吃回扣开处方的特权给杜绝了的最好最绝最直接最简明的手段,这个治本的举措如果没有成为国家意志而付诸实施,那么,“有的医生一个月可拿10万元回扣”、“垄断招标药价上翻百倍”之类的黑幕,还将陆陆续续地被医药代表“自曝”出来、源源不绝地继续“常态”下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