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修复社会裂痕需要国家力量介入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03:09 华夏时报 |
据报道,根据财政部近日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2006年度财政预算报告草案,今年中央财政将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中国政府今年将投入数千亿元,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的城乡居民,直接受益者逾亿人。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经历了持续高速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整个社会 都有受益。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在中国疾速前进的过程中,有些社会群体逐渐成为了弱势群体。他们是社会改革成本的承受者,却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果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使这些社会群体在生存和生活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而且贫富差距扩大造成了社会裂痕的存在。显然,这不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与社会和谐。现在,国家年投入数千亿元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无疑将会缓解他们的部分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社会裂痕。经过近些年的社会和财政积累,国家也有财力能够拨出部分资金用于这项关乎国家发展的正义之举。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不可能所有地方的发展齐头并进;由于每个群体占有和可以利用的社会、经济与政治资源份额不均,有些群体在社会发展中机会受限,贫富差距的产生不可避免。但是,无论是在地方之间,还是在群体之间的社会差距都不应该太大,不能超出整个社会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这种不均衡状态,需要政府以包括财政在内的国家力量加以平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财政支持最终必须能够落实到底,才能达到国家目标。此前,国家有关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的资金每年也都有财政安排,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国家用于扶贫等方面的资金在一些地方被部分不法官员据为己有,不但没有达到应该具有的社会效果,还激化了部分社会矛盾。所以,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和专项拨款需要有更加严格的监督和检查机制,从而使国家的宏观调配能够取得相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 ⊙本报评论员任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