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黑中介”猖獗成败坏中国劳工国际名声的元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16:15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3月7日电 (记者田建军、苏晓洲)湖北省鄂州市汀祖镇丁坳村村民李介梅怎么也没想到,花了8000元"打洋工",国门未出,钱打了“水漂”,还欠了一屁股债!"打洋工"受骗,不仅为李介梅们带来了一场恶梦,更为近年为在国际市场频遭"红灯"的我国境外劳务输出敲响了警钟!

  未出国门先受骗农民打工添新痛

  谈起"打洋工"受骗的经历,38岁的李介梅一肚子的苦水:"2003年8月的一天,我到城里卖东西,经过文星路市劳动局门口时,看到大宣传牌上有一条到韩国打工的招工信息,负责招工的中介公司就在劳动局一楼办公。招工信息上说,到韩国打工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是国内的好几倍,我就报了名。"

  李介梅说,由于出国前要培训、面试,先交一定的费用,第一次报名就交了5000元钱,后来又交了3000元。培训、面试完后,出国的日期一拖再拖,直到春节前听说中介公司出了问题,公安抓了人,才知道受骗了。

  "家里本来就穷,去年儿子做心脏手术,欠了一屁股债,出国打工交的8000元钱也是从亲戚家东借西凑的。本想出国打工挣钱还债,没想到旧债未还又添新债,现在全家更是被债务压得抬不起头!"

  另一位受骗农民工鄂州市沙窝乡沙窝村周春艮说,他一共被骗了3万多元,2万多元是借的高利贷,现在根本不敢在家里呆,只好到处躲债。

  据记者调查,在鄂州市这起"打洋工"受骗案中,受骗的农民工和下岗工人100多人,每人受骗金额5000元至3万元不等。案件败露后,尽管有关当事人被抓获,但受骗资金已被挥霍一空,大都无法追回,农民工损失惨重,出国打工挣钱梦化为泡影。有的家庭甚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生产生活陷入困境,并引发了一系列上访事件。

  "黑中介"坏了"一锅粥"

  近年来,随着我国境外劳务输出业务的增多,国内类似的"打洋工"受骗案屡见不鲜,农民工被骗出国后无工可打、却又无钱回家的事件也时有耳闻。究其原因,除了农民工不了解有关法规、信息不对称外,当前境外劳务输出中介行业管理失控,"黑中介"非法经营活动猖獗是主因。

  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失业处副处长史玲玲介绍,根据国家《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境外就业中介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境外就业中介机构必须经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获得境外就业中介许可证。经过审批的合法境外职业介绍机构,由于建立了年审制度,且企业审批时在劳动部门指定的银行留下了50万元备用金,一旦出了问题可用于赔付,问题较少;而一些没有境外职业介绍资格的"黑中介"常常借冒合法公司名义,或与其勾结,层层"倒手",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虚构打工信息,故意行骗。由于活动隐秘,一般没有留下交易记录,取证难,平时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监控。即使是劳动监察执法人员抓了现形,但缺乏强制手段,没有威慑力,往往是执法人员前脚刚走,"黑中介"后脚又重新开张,屡打不绝。

  鄂州"打洋工"受骗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具体负责招聘工人的鄂州卓锐劳务合作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朱丽琼介绍,2003年9月21日,武汉人刘立以武汉江海通海事咨询有限公司(甲方)名义,与鄂州卓锐劳务合作有限责任公司(乙方)签订劳务合作协议,由甲方委托乙方代为招聘48名工人赴韩国打工,每人收费5.8万元;与此同时,武汉江海通海事咨询有限公司又与其"上线"江苏扬州晨风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将招聘的48名工人进行"倒手",每名工人提取3000元中介费。

  协议签订后,卓锐公司在当地共招收106名农民、下岗职工进行面试、培训,每人收取前期押金5000元,部分录取工人还每人交了2至3万元的保证金。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当卓锐公司将部分出国劳务前期费用交给江苏扬州晨风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后,该公司负责人顾锋在将工人再进行"倒手"时出现问题,携款潜逃。

  在这起受骗案中,江苏扬州晨风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和武汉江海通海事咨询有限公司都是没有取得合法劳务经营权的"黑中介",通过层层"倒手",最后选择了有合法劳务经营权,但仅限于国内职业中介的湖北鄂州卓锐公司,代为招聘工人。由于有利可图,不熟悉境外劳务输出业务的鄂州卓锐公司参与其中,最后与农民工一起成了受害者。

  中国劳工国际蒙羞

  值得关注的是,"黑中介"非法经营的日益猖獗,不仅使"打洋工"受骗成为近年来国内境外劳务输出市场一个突出问题,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劳工在国际市场的形象,直接影响了中国劳工合法的境外输出。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国内一些中介公司经常通过办理短期出国旅游、商务签证,非法将农民工送出去打"黑工"。在一些沿海省份,"黑中介"一年送出去的农民工甚至比正规渠道出去的还多,有的还做出了地下"品牌",并频频将“黑手”伸向内地的湖北、湖南、河南等省份,扩大"财源"。

  湖北、湖南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涉外劳务纠纷显示,农民工出去后,一部分由于短期旅游、商务签证到期,在劳务输入国打"黑工"受到歧视,如同"包身工",工作和生活待遇得不到保证;还有一部分由于无工可打,衣食无着落,没有钱回家,便大量滞留在劳务输入国,成为当地政府一块心病。

  去年4月,湖北武汉市黄陂区16位农民工被"黑中介"骗到沙特打工,由于办的不是劳务签证,3个月无工可打,身上的钱很快花光,只得摘野果充饥,后在外交部和湖北省政府的解救下,才得以平安回国。

  针对这一现象,一些劳务输入国便纷纷采取闭关措施,暂停中国劳工输入。如韩国于2003年8月开始闭关,清理国内非法滞留劳工,中国劳工被列为重点对象,至今未开关。据悉,近年来,韩国、以色列、中东、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劳工相继都采取了类似的限制措施,中国劳工在国际劳务市场频频遭遇"红灯"。(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