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社科院学者:“渐进式”仍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特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16:5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7日电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李培林教授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渐进式”改革,这个早已被人们讨论过无数遍的似乎已经陈旧了的概念,实际上至今仍然在决定着中国改革的步骤。

  文章说,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特点,是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通过试点和微调进行体制改进、过渡的办法。这种改革方式的优点,是政府比较容易控制改革的进程,把改革

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通过试错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校正改革的步骤,使改革在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都凝聚了很多基层创造的改革经验。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另一个特点是从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扩展和推进,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收入分配体制、户籍体制、单位体制、立法体制、基层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改革都在不断地进行。

  文章亦指出,渐进式改革也有它的缺点,就是改革的摩擦成本较高,新旧体制的交替要经过一个较长过程,其间往往容易造成制度的真空和无序局面。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各地的情况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在要求“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一方面政府要求各地服从统一的发展战略安排,另一方面政府又很难掌握充分的信息来制定使各地都能够顺利操作的具体方案。所以就可能出现:中央的政策在执行中与原有的利益格局产生冲突和矛盾,致使政策的落实出现扭曲和变形,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市场发育初期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改革中产生的权钱交易现象、公益部门出现的变相违规收费、社会组织发展中的鱼龙混杂情况等,都是“摩擦成本”较高的表现。

  文章指出,中国从价格的双轨制,投资的双轨制,到通过“下岗”体制向失业体制的并轨,到汇率向浮动制的渐进过渡,渐进式至今仍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渐进式改革大概是一个大国在“稳定优先”的前提约束下,规避改革风险的有效办法,它实际上是对改革的代价采取了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分散风险。但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经验表明,要使改革成功,建立新体制比打破旧体制要困难得多,也重要得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