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联手打造大熊猫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06:39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 |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记者钟文)我市打造大熊猫产业又有最新进展。昨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彭州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州鞍子河自然保护区、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邑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相关负责人聚集在熊猫基地内举行座谈,为联合打造大熊猫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出谋划策。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科研、宣传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优势和影响,而4个自然保护区在大熊猫野外生态、旅游探险等方面具有自然条件,且各自有着不同特色的优势。在昨日的座谈会上,与会单位均表示,将立即着手,精心策划,共同包装和加强我市大熊猫精品旅游线路和宣传力度,促进四川省、成都市大熊猫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而相关旅游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将几个保护区和熊猫基地串联起来:在熊猫基地参观完圈养大熊猫之后,选择各自不同侧重点,分别到4个自然保护区,观野外大熊猫活动痕迹、体验纯生态旅游或者感受刺激的野外探险活动。 ■5地大熊猫旅游资源优势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1993年成立,主要任务是开展大熊猫等珍稀濒危动物的研究保护、繁育、管理和对外交往,并对动物园的有关业务工作进行指导。目前总占地面积600亩。 主要看点:各个年龄阶段的圈养大熊猫,大熊猫博物馆、蝴蝶馆、大熊猫魅力剧场等。 彭州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占地30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240平方公里为无人区,也是野外大熊猫活动的核心区域。 主要看点:观看大熊猫野外活动痕迹,体验大熊猫栖息地味道;观森林系统资源;体味瀑布群风采。 崇州鞍子河自然保护区 1993年成立,是我市第一个野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占地10000公顷左右。据第三次野外大熊猫普查结果,该区域约有野外大熊猫10只左右。 主要看点:考察野外大熊猫生存环境,观大熊猫活动痕迹。 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为全国35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该自然保护区无人区达到300平方公里,共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三个区域。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只放归大熊猫“盛林一号”放归地点。 主要看点:观“盛林一号”放归地点、体验“盛林一号”回家路线,同巡护人员体验激情探险。 大邑黑水河自然保护区 占地398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建有3个野外大熊猫保护站点,根据工作安排,今年内还将建设3个保护站点。据第三次野外大熊猫普查的结果,该区域野外大熊猫数量达到23只之多。 主要看点:纯生态旅游,体验森林味道,观野外大熊猫活动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