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大代表抨击就业歧视"包二奶"性骚扰等社会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09:40 石家庄日报

  “宁可岗位空缺也不招女生”

  人大代表抨击就业歧视、“包二奶”、性骚扰等社会现象

  “你的条件完全符合要求,我们部门也十分需要人手,但我们单位领导要求只进男生,宁可岗位空缺也不许招聘女生。”这是南京某高校女研究生小李到一家单位面试时的遭

遇。

  每到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之际,从男女搭配的“捆绑就业”到“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从招聘女生时提出“不结婚不生子”的“附加协议”到感叹聘用女生“增加了企业成本”,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总会呈现出“男强女弱”的明显态势。

  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参加两会的一些人大代表认为,虽然男女平等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政府有法律条文要求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但社会上歧视女性,特别是在就业上歧视女性的现象还非常普遍。

  据统计数据,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女生数量增长了两倍,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从38.31%增加到43.95%。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62个定点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

  于保法代表建议,针对就业性别歧视,社会各方面除了要加强对用人观念进行引导外,还应对我国现行有效的劳动法在其健全方面进行必要的修订,制定出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公民劳动就业权的有效保护。

  “包二奶”属个人隐私?

  代表说对丑恶现象不能仅仅是道德上谴责

  日前,深圳一位新娘刚刚脱下婚纱,就迫不及待地拉着新郎前往深圳市宝安区公证处,要求公证人员为两人办理一项“忠贞公证”:如果老公在外边“包二奶”,必须接受如下惩罚——一是离婚,二是把其名下的房产划归妻子所有。

  “包二奶”不仅损害了家庭,也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虽然它已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但是近年来还是愈演愈烈。在与记者谈起保障妇女权益这个话题时,不少人大代表纷纷对此进行了抨击。

  一些人大代表表示,在腐朽没落思想及利益驱动综合作用下,“包二奶”这一社会丑恶现象又卷土重来,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和批驳。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包二奶”是简单的男女关系,是个人隐私,他人不应该干涉。一位法律界人士说,“包二奶”如果对家庭造成了破坏,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不仅仅是道德上的谴责。

  孙淑君代表说,现在有的女性不愿意自食其力,甘于做“二奶”,这不仅是社会的悲哀,更是女性的悲哀。她说,作为女性,应自强自立,女性不要自我弱化自己,不要把自己变成男性的附庸,成为社会上的寄生物。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做个有尊严的个体。作为女性,不仅仅要会天天清洗面部,更应该不断清洗自己的心灵,免受灰尘的侵袭。

  七成女性受到过“性骚扰”

  代表呼吁女性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当时车上的人不多,那个陌生男子却紧紧贴着我,我往旁边挪了好几次,他仍始终紧贴着我站。我也不好意思说他,只好中途赶紧下车。”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女士至今想起在公交车上受到的性骚扰心里仍很不舒服。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一些人大代表在谈到妇女权益保障这个话题时认为,像有李女士这样遭遇的绝非个别现象。于保法代表认为,“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等条款写入了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表明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但是现在性骚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据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研究所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女性中有70%受到过性骚扰,54%听到过黄色笑话,29%遇到过有暴露癖的人,27%曾经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与他人身体接触,8%曾经被别人偷窥,2%遇到过电话性骚扰。

  对此,孙淑君代表呼吁,不论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单位,只要遭遇了性骚扰,女性就应该勇敢地站起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一味忍让,只会使骚扰者变本加厉。即使受到上司的骚扰,也不能客气,要自尊自爱。要敢于谴责骚扰者的不端行为,敢于对簿公堂。

  一些人大代表建议,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保护妇女权益,比如在公交汽车等公共场所的性骚扰,可以由公共力量来约束;而工作场所的性骚扰,用人单位则应加强管理、加强教育。据新华社电

  代表会诊“时髦病”

  代表直称:“网瘾”就是“精神鸦片”

  2004年12月的一天,天津市塘沽区13岁男孩小航(化名)因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从24层高的楼顶上一跃而下,去追寻网络游戏中那些虚幻的英雄朋友。他在事发现场留下了4封遗书和一份8万字的网络游戏笔记《守望者传》……

  “有的人三个月不闻肉味可以,但一周没有网络就茶饭不思”,广西医科大学副教授李艳宁代表说起上网成瘾很是忧虑:我国有250万以上的网民患有一定的网络成瘾征,其中14岁-24岁占85%以上。尤全喜代表说,网瘾就是“精神鸦片”,特别是未成年人网瘾严重,将直接影响到一代人的身心健康。有关部门也切实承担起监管的职责,尽快从政策制定上对未成年人上网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网婚”令人智昏代表要求“戒除”

  齐齐哈尔一位50多岁的老人上网接触了“网婚”,整天沉迷其中,对老伴不理不睬,老伴忍无可忍最终提出离婚。在法庭上,老汉十分后悔,和家人一起痛哭不已。经调解,老汉终于同意告别“网婚”,电脑也被孩子收走,一家人这才重归于好。

  迟夙生代表说,从表面上看,“网婚”并没有对现实的婚姻造成破坏,而且还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婚姻中可能早已久违的激情,但是如果沉迷其中,分不清虚拟和现实,很容易造成与现实脱节。此时,它与现实中的婚外情、婚外恋相比,对现实婚姻的破坏力丝毫不弱。

  代表定性“裸聊”为色情行为

  “聚众淫乱”“诱使犯罪”,最近媒体上关于“裸聊”引发刑事案件的报道越来越多,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人大代表说起这个话题时都认为,“裸聊”是典型的色情行为,已成为网络上的毒瘤,其社会危害越来越严重,有必要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加以治理。

  人大代表喊停“高科技迷信”

  北京的王女士最近有点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的孩子喜欢在网上算命占卜,还整天把‘星座’‘运势’挂在嘴边。”她担心孩子沉湎于这些互联网上的“高科技迷信”会耽误学业。

  徐秀玉代表说,中学生大多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心理承受力也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引诱。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对迷信的判断力和免疫力,让“高科技迷信”的危害远离中学生。

  委员建言

  关注女性从关注女童开始

  据新华社电“能否给予女童更多的关爱,将决定明天我们是否拥有乐观积极、心理健康的女性和母亲。”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建议关注女性首先从关注女童开始。

  由于重男轻女思想以及男女童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等因素,造成了女童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较多的困难。吉林大学医学部的迟宝荣委员列举了女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有些父母在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时牺牲女童受教育的权利以确保男童上学,一些父母因重男轻女而遗弃女婴。

  山西张建欣代表认为,社会应把对女童的关注逐渐扩展到出生、卫生保健、营养、早期教育、社会保障等涉及女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女童成长为乐观积极、身心健康的女性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障。

  受害妇女要勇敢地说“不”

  据新华社电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全国人大代表王宪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家庭暴力有增无减,女性是主要的受害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1995至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表明,在中国2.7亿个家庭里,约30%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实施暴力者有九成是男人。

  目前,我国《婚姻法》《刑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对家庭暴力行为都有禁止性规定。一些人大代表认为,由于缺乏明确的认定和制裁条款,可操作性较差,对家庭暴力惩治不力,大多数受虐妇女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于保法代表认为,切实解决家庭暴力需要专门制定反家庭暴力法,还需加强对公众意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反对家庭暴力的敏感度,自觉反对和制止家庭暴力。

  孙淑君代表说,一旦家庭暴力事件发生,女性应该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学会保护自己。因为如果一味忍让,受害更深的肯定还是自己。孙淑君代表建议,在对付家庭暴力方面,女性应有所作为,她说,“好男人是妻子带出来的”,女性应提高自身修养,学会心胸广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或许会有一定的效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