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汕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10:35 大华网

  “十一五”目标: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奋斗目标

  以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实现全市人民富裕安康为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打造新兴制造业基地、临港工业基地、综合服务业基地和现代效益农业基地,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到2010年比2000年翻一番;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3%以上。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

  “六个坚持”

  ●坚持能快则快,快中求好,协调发展。●坚持内外结合,练好内功,用好外力。●坚持改革创新,增创发展新优势。●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十五”回顾:

  拼搏奋起稳步发展

  “十五”时期是我市在负重中拼搏、在困境中奋起、在继承中发展的五年。

  经济呈现较快恢复性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从2001年负增长1.9%后逐步上升,2002年增长5.7%,2003年增长8.8%,2004年增长11.1%,2005年增长11.3%,年均增长6.9%。五年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2%,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3.2%,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2.7%。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九五”期末的8.7 48.3 43.0发展为6.8 51.5 41.7。规模经济特征日益显现,形成纺织服装、化工塑料等八大支柱产业和31个工业产业集群。

  城市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2003年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市区面积从301平方公里扩大到1956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东西扩延、南北对称、中心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

  人民生活质量有新改善

  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4.9%。

  2005年:

  主要目标任务完成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650.8亿元,增长1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4亿元,增长19.4%。实现工业总产值1289.4亿元,增长14.2%。全市进出口总额49.6亿美元,增长18.7%,其中出口总额31.8亿美元,增长25%。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亿美元,增长3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55.8亿元,增长18%。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8亿元,增长17%。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完成农业总产值85.4亿元,增长2.7%。粮食播种面积108.5万亩,产量50.8万吨,完成粮食工作考评任务。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免征农业税,清理废止涉农收费项目18项,降低涉农收费标准12项。

  城市规划建设有新进展

  城市发展概念性规划综合成果编制完成,城市与产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三条经济带规划有力推进。一批能源交通市政设施建设进展顺利。500千伏汕头变电站1号主变扩建工程和华能电厂二期工程竣工投产,金鸿公路、深汕高速公路大修一期工程、汕头港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等项目基本完成。广澳港区一期工程、金凤路桥、国道324线澄海路段3座大桥扩建等项目继续推进,广澳港区5万吨级航道和南澳大桥项目正式立项。

  改革迈出新步伐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工业实现产值789亿元,增长14.6%,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1.2%。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初步建立。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所突破。出台鼓励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政策。调整国土资源、规划、房产管理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管理体制。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全市有422个行政事业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路桥收费年票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综合实力增强。通过第二次全国科技进步考核,获省科技进步奖11项。教育和人才事业保持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汕头精神得到弘扬和实践。全市有7个单位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潮剧发展和改革初见成效,群众文艺进一步繁荣。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工作有新进步。完成经济普查工作。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人口控制计划,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5.49‰。殡葬改革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和谐汕头建设开局良好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0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21元,增长5.7%。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开展。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2万个。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解决。加快推进“千村扶贫”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为农村危房户、水库移民、低保困难户和残疾人修建1592套住房。完成24宗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解决农村4.3万人饮水困难。绿色汕头建设初见成效。我市被列入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试点城市,贵屿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新进展

  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8件、政协提案132件办理完毕。建立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全面完成1042个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任务。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4件,颁布政府规章4件、规范性文件20件。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2006年:

  生产总值增长1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3%

  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核心,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1%,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01‰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带动战略,加快发展自主品牌。着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轻型化工业向特色、适度重型化工业转变。加快发展临港工业和港口经济。重点发展石化、能源等临港工业,培育战略性产业。做好广澳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的前期论证工作。加快广澳港区2个5万吨级码头建设,争取5万吨级航道开工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三条经济带为重点加快城市规划建设

  做好城市规划编制。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加快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整合市域各区总体规划。抓紧做好南滨路片区规划调整,启动南滨路片区开发建设。

  加快三条经济带的规划和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推进东部城市经济带前期工作,抓紧河口整治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和报批,抓紧河口整治、海堤、市政大道、新城区的规划设计,做好建设准备工作,争取在“十一五”前期实施。以工业经济带规划建设为重点,提升园区建设水平。积极开展西部生态经济带前期调研工作,尽快启动规划编制。

  抓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深汕高速公路东段大修工程。加快金凤路桥、国道324线4座大桥改造、省道谷饶-贵屿路段和揭海公路、潮南陈沙公路建设。协力推动汕揭梅高速公路汕头段建设,抓紧做好机场路拓宽改造工程,筹建南澳大桥。积极配合做好厦深沿海铁路汕头段规划设计和筹建,开展广澳港区疏港铁路规划前期工作。抓紧金砂路东延和汕樟北路续建工程建设,实施回澜桥改造。加快启动海滨路西段、中段和中山东路拓宽改造工程。抓紧水利、市政设施建设。

  发展效益农业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集中力量建设和完善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五大优势农业区建设,发展壮大特色农业基地。加快城镇化进程。做好镇、村两级建设规划,全面完成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落实扶持中心镇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行政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力争完成2005、2006年度全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推进农村开发性扶贫,综合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从今年秋季起在全市农村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集聚内外优势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民营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区域间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加强与国内友好城市的经贸合作。扩大有效招商。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大型项目,全面清理已签约项目,提高履约率。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巩固传统外贸市场,大力拓展俄罗斯、中东、东欧、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

  坚持改革创新增创体制机制优势

  加快国企改革步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职工安置为重点,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加快推进城市资源市场化、资本化运营。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加大上市公司培育力度,推动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强化市场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清理、盘活闲置土地,拍卖、统征、储备一批土地。

  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大力节约能源资源。推进节约型企业、社区、学校、机关建设。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促进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降耗,促进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加强韩江等水源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贵屿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快风能发电等绿色能源项目建设,把南澳建成清洁能源基地。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加快6家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工程以及6座垃圾填埋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

  加强财税金融管理提供财政金融支持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的投入。全面实施部门预算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加强税收征管。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积极探索税收执法检查新模式,确保应收尽收。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国债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行业的信贷支持。

  统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功能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实践“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汕头精神,增强城市凝聚力,塑造城市新形象。推进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建设,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着力抓好教育和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加快校舍建设步伐,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高中发展步伐,扩大办学规模,增加优质学位。创新引才用才机制,加大人才柔性引进力度。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潮剧发展和改革。加强潮汕历史文化研究,做好潮剧发展促进会和潮剧发展专项基金的筹备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做好人口、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突出抓好纯二女户结扎和计生优质服务,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兑现计生奖励政策,力争全市人口计生工作达到全省中等水平。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完成火化率100%目标。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确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执行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做好迎接复审准备工作。

  关注民生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6万个。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将失地农民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现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落实“十项民心工程”,切实解决部分群众住房难、饮水难、入学难、打官司难、看病难等问题,继续开展清理拖欠征地补偿款、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工作。下大力气整治脏乱差现象,努力改善市容市貌。

  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工作。严厉打击重大恶性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社会治安长效机制。狠抓安全生产。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防范重大安全事故责任制,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依法行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

  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坚持政府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案。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执法、公共服务事项和办事制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改进机关作风。积极推进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廉政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责任编辑:黄幼华、李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