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高校“老板”沦为新生腐败群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16:03 浙江在线

  学生看见教授不喊老师而称老板,这是在中国大学校园才能见到的怪现象,对此科技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在讨论中挖出的内幕叫人担心———这些“老板”已成了名副其实的钱掌柜,科研项目过多地与经济利益挂钩,使不少人申请到科研经费后还要拿出一部分用来发奖金、拿提成,项目完成后还剩多少利润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甚至超过了项目本身的科学价值。(3月7日《科技日报》)

  教授摇身变老板,研究生转眼成雇工,挤破头抢夺的科研项目,居然异化为少数人的政绩花瓶和赚钱机器,“老板现象”、“老板经济”的背后不仅是师德矮化,更游荡着学术腐败的魅影,透出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庸俗不堪的浊臭气息。

  自动卸下人类灵魂工程师这顶“道德高帽”,某些大学教授的举止让人怀疑,我们的校园生态与学术生态是否发生了质变,近年来高校不时曝出的学术丑闻更加重了公众的忧虑。

  比如广东一些高校投企业“赚快钱、牟暴利”之所好,热衷于应用性研究,教授们视研究生为廉价劳动力,招研究生就像老板招工一样,让学生一届一届地做项目,完全没有知识创新;再如北京某高校博导大胆自曝家丑,在地质研究领域,博士生导师如果拿到一个100万元的研究项目,只要花20万元在项目上,再扣掉学校收取的管理费和其他费用,他至少能赚50万元;还有江苏省农科院副研究员杜国平私自将12.6万元的科研经费装入腰包,购买私家车,被判刑10年,据说在科研单位,这种吃经费现象相当普遍……

  一方面是科技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大量的科研经费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被装进个人腰包,沦为腐败润滑剂。动辄数十万、上千万元的经费,上级部门只管审批下拨而缺乏强有力的监管,目前国家尚无一部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与规范,如此大的监督真空怎不滋生腐败!那些拥金自重、沉醉于“老板”境界的教授们,实际已滑出了危险的一步!长此以往,学术泡沫泛滥,浮躁之风日盛,金钱利益至上,创新意识退化,教授群体将沦为新的腐败高发人群。

  前不久,48岁的华中科大管理学院教授廖建桥在校园网上发表一篇名为《请不要叫我老板》的帖子,迅速引起强烈共鸣。廖建桥说“我崇尚教师职业,我觉得当老师比当老板好多了;现在的学生都很穷,如果学生叫我老板,会使我感到他们的穷是因我造成的,这让我有负罪感。”他呼吁大学老师要回归教书育人的根本,捍卫师德,做真真正正的“老师”。但愿廖先生的话是一盆凉水,给那些富翁教授、学术“老板”们发热的头脑降降温。


作者: 张培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