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帮助好民警陈幼人了却心愿 66岁市民接力资助湖南女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09:45 上海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吴晓青)“我要把这根线接上!”昨天,记者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原来66岁的市民钱震华看了本报陈幼人事迹相关报道后,立即打电话过来表示愿意资助蒲艳艳完成学业,帮助陈幼人完成这个未了的心愿。

  “昨天看见陈幼人事迹的报道,很感动。我想自己能够为陈幼人做点事情,接过这根接力棒,资助蒲艳艳完成学业。”昨天,钱老伯表示,他是一名退休厂医,每月有1000多

元的退休工资,其中每月可以贴补数百元给蒲艳艳,帮助她完成学业。

  记者采访得知,钱老伯一直是个热心人,退休前他是高桥石化公司的厂医,平时他利用工作空余义务为不少患者推拿治疗,至今整整30年了。对于资助艳艳学业,钱老伯的老伴也很支持。电话里,钱老伯再三向记者表示,希望尽快和蒲艳艳联系上,给予她最需要的帮助。

  “我很理解陈幼人的心情,他坚持11年默默捐助这个贫穷的孩子,临终前还担心蒲艳艳的学业,其实这是种父爱。”钱老伯向记者坦言,他自己也有一个儿子,理解父亲对孩子的关爱,并不要求回报。对于蒲艳艳的未来,钱老伯已经计划好了,他表示,“如果艳艳愿意的话,毕业后可以到上海来,我把自己的推拿技术全部传给她,增多生存机能。”

  截稿前,记者通过长途电话终于联系上了蒲艳艳。听见这个消息,蒲艳艳还有些惊讶,她让记者先谢谢钱老伯,表示等她从悲痛中完全恢复后,会马上联络钱老伯。“这么多人的关心,难以回报。等毕业后我会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多奉献社会,这是对恩人的最好回报了。”电话那头,蒲艳艳的声音有些哽咽。

  >>链接

  市民愿助陈幼人家属

  陈幼人事迹见报后,记者还接到很多好心人的电话,其中有不少人提出愿意为陈幼人家属捐助,不愿意留下真实姓名。一位女读者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她看见本报报道的陈幼人事迹后,相当感动,她觉得现在陈幼人的家属陷入经济困境中,他们最需要社会的帮助。

  (记者吴晓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