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蓝盾精英慑顽凶(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0:0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蓝盾精英慑顽凶(上)

  帅气的警犬训导员朱毅和机敏的瑞克。

  

蓝盾精英慑顽凶(上)

  特警在进行反恐演练。

  

蓝盾精英慑顽凶(上)

  攀登手程良在训练中。

  

蓝盾精英慑顽凶(上)

  谈判专家孙军林抽空在网上搜集国内外有关案件资料。

  核心提示

  他们是我市1.2万余名民警中的普通一员,他们又是民警中的精英。他们每人都有自己拿手的“绝活”,谈判专家、狙击手、排爆专家、训犬能手、攀登高手、电脑画像师、抓捕高手……他们个个都身怀绝技,在关键的岗位独当一面,在危急的时刻冲锋在前,为维护古城西安的社会治安,他们默默地做着贡献。记者近日走近他们,聆听他们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人生,并在本报开办的“平安家园”栏目中,与读者共同关注他们不寻常的历程。

  ■文/图记者张小乙陈静实习生颜妍白茹卫东

  朱毅和他的“兄弟”瑞克

  姓名:朱毅

  身份:警犬训导员

  绝活:经他训练的“搜爆犬”———瑞克嗅觉超强,搜索欲望强烈,哪怕是混迹在一堆垃圾中的炮屑微粒也逃不过瑞克的“神鼻”。

  瑞克,4岁,双子座,是一只搜爆警犬。您可别小看了这个小家伙,它小小年纪却身手不凡,国家领导人及外国政要来访西安时,瑞克时常会担当“急先锋”——凭借自己嗅觉超强的“神鼻”,先行进入领导人下榻的宾馆进行搜爆等安保检查。到现在,大大小小的安保及搜爆任务,瑞克已经执行了上百起。

  说到这些,瑞克的主人、23岁的警犬训导员朱毅满脸透着骄傲,那神情让人分不清:是朱毅成就了“神犬”瑞克,还是瑞克成就了朱毅。朱毅认为,与他并肩作战的瑞克就像他的“兄弟”。

  朱毅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想当警察的梦想加上喜欢动物的天性,让朱毅选择了警犬技术系搜爆专业。2003年,朱毅在南京警犬训练基地见到了瑞克,这条刚刚5个月大的拉布拉多犬,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警犬生涯。

  瑞克的搜索欲望和在空气中寻找气味的能力特别强。在一次特训中,为了检验瑞克识别火药味的能力,朱毅事先把一块沾有火药的抹布在沙发底下放了一天,然后移走。一周后,朱毅让瑞克搜索那间屋子,瑞克居然对沙发底下做出了反应,而那间屋子每天都会有人来拖地和通风。

  去年春节刚过,我市某车站接到爆炸恐吓:车站可能遗留有爆炸物品,而嫌疑人已逃往山西。接报后,朱毅带着瑞克迅速赶往现场。在搜爆工作进行了20分钟后,瑞克竟然坐在一个垃圾桶旁边,再不肯前进一步。朱毅告诉记者,作为搜爆犬搜到爆炸物后不能扑咬,否则容易在实战中触爆,因此,一旦发现爆炸物,训练有素的搜爆犬便会马上作出坐下的“示警”动作。朱毅明白了瑞克的意思,但当时有人表示,垃圾桶里检查过不可能有爆炸物。

  “瑞克如此反应一定有原因!”到底是什么让瑞克出现了“错误”的判断?瑞克把垃圾桶细细重新翻了个底朝天后找到了原因,垃圾桶内没有炸弹,但却有一片巴掌大的鞭炮包装纸,就是这一小块带着火药味的包装纸也没有逃过瑞克的“神鼻”。

  2004年底,我市某商场接到爆炸恐吓。瑞克和另一只搜爆犬被派往现场,两只犬各承担半栋楼的搜爆任务。瑞克在朱毅的引导下,在商场里逐层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不放过任何细节。在搜索到4楼时,瑞克又坐在了一个堆满鞋盒的货架前。后经检测,原来是沾附有火药味的装修遗留物。而瑞克也凭着自己明察秋毫的本领证实,商场内有“诈”弹而非炸弹。

  2004年10月某大国首脑访华,之前便向公安部提出要自带警犬进行住地搜查,被我公安部拒绝。因此当市公安局指定由朱毅带领瑞克执行此次安保任务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出发前,朱毅先让瑞克作了“散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排便,然后又精心帮瑞克梳了梳毛;之后,朱毅又对瑞克进行了炸药气味的现场强化训练,提高瑞克的兴奋度。做足了一切准备工作,这才出发前往目的地——那位政要即将下榻的宾馆。

  那次总共有4只搜爆犬前去执行任务,分别要对整个宾馆大楼进行全面检测,而瑞克执行的任务是最核心部分,即那位政要将使用的总统套房。朱毅引导着瑞克对总统套房的5个房间一一搜索,从马桶到地板,从写字台到床底,从花盆到下水管道,都没敢放过,全部检测了两遍。最后,一直从旁“监视”着朱毅的外国保镖微笑着对他和瑞克伸出了大拇指,称赞道:Verygood!在没有任何搜索“成果”的情况下,为了鼓励瑞克的搜爆热情,朱毅有个小“绝招”:会在搜索完成后,把沾着火药味的抹布藏好,让瑞克搜出“战果”,随后朱毅就会奖励给它一只事先准备好的小球。每到这时,接过小球的瑞克就像疯了一样似的,叼着球满场子撒欢,那快乐得意的模样活像个顽皮的小男孩。

  危机时刻的“第一发子弹”

  姓名:孙军林

  身份:谈判专家

  绝活:洞察力强、能言善辩,在各类劫持案件中,通过与嫌疑人的谈判,缓和现场气氛,转移嫌疑人注意力,确保人质安全。

  用刀枪抵着人质的劫匪,无法轻易靠近的警察,一触即发的氛围……这时,身着便衣的谈判专家走上场,慢慢靠近最危险的区域,对着劫匪说:“别紧张,我们谈谈好吗?”

  这是我们在警匪片里经常看到的情景。市公安局刑侦局35岁的刑警孙军林就担当着这样的一个特殊的角色———谈判专家,不断在工作中演绎着与此雷同,甚至惊险程度更胜一筹的现实版“电影”。

  孙军林是我市1.2万余名警察中仅有的5名谈判专家之一,他也被称为西安谈判界的“第一发子弹”。

  2004年10月,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举办为期一个半月的反劫制暴研修班,旨在培养中国首批谈判专家。孙军林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内质”: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巧言善辩的思维和10余年的刑侦一线工作经验,有幸成为全国首批接受培训的37名学员之一。

  孙军林解释说,中国在这之前虽然也有“谈判”这么一说,但是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谈判时用的都是土办法,成功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真正意义上的谈判专家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警16年的孙军林在正式成为谈判专家之前,一直在一线从事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经他讯问过的嫌疑人已经有数百名。实战经验多,参与案件多,讯问嫌疑人多,这些优势使他在谈判时能更快更准地把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况。

  孙军林真正以“谈判专家”身份介入的案件,是去年发生在我市的一起绑架案———一名嫌疑人因为情感问题劫持了自己的女朋友。原因是嫌疑人女友的父母嫌弃他出身农村,反对他和自己的女儿交往,加上女友一直有意躲避她,他心理上接受不了,于是在6月的一天早上8点半带了刀具,来到女友宿舍,赶走女友舍友,然后用盆架和床将门堵住,用刀抵住人质,还不时扬言要杀了人质。

  公安莲湖分局在接到报案后,办案民警先是以记者身份劝服嫌疑人,但嫌疑人不予理会;随后警方又叫来嫌疑人的父亲与其沟通,可他也不理睬。这时,市公安局通知孙军林:火速赶到现场。

  孙军林一到现场,就对劫持者的姓名、年龄、生活背景等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同时获知此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在脑子里迅速设计自己的谈判策略。孙军林慢慢走到距离嫌疑人仅5米的窗前,问道:“你是叫王某吗?”嫌疑人听罢瞥了一眼,这时孙军林赶紧敞开衣服示意自己身上没带武器。

  考虑到劫持者是因情作案,孙军林就从情感的角度打开话题:“从年龄上,我算得上你的大哥了,我也是从你那个时候过来的,也是农村出来的,感情上也遇到过坎,咱俩谈谈,咋样?”才两句话,王某竟然在劫持人质近两个小时后第一次抬起头来,开始注意与他对话的人。

  看到嫌疑人有反应,孙军林决定继续顺着这条线谈,他边递烟给王某边说:“你看,你能大老远跑学校来找你女朋友,咋能忍心杀她?”接着又试图增加与人质的互动,提示人质帮王某点烟。看到本来被王某用刀抵着的人质现在能从他身上找打火机,孙军林知道自己又前进了一步。

  紧接着,孙军林开始树立嫌疑人的自信,避免他由于绝望而做出过激行为:“咱都是农村娃,路本来就窄,你也为上大学考了两年,虽然没考上,但说明你对知识还是渴望的,为啥要为这些毁了前程……”

  王某有所触动,孙军林又试图拉近自己与他之间的距离:“我经历比你丰富得多,完全能做你哥……”听到这些贴心体己的话,王某紧绷的面容开始放松了。此时人质虽然仍受危胁,但已经能在房间里走动。

  孙军林的目的只有一个:在谈判中变被动为主动,打动嫌疑人,让他的思维跟着警方走。将近中午的时候,王某主动说出第一句话:“你也别劝我了。”这句话可能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他决定放下刀,另一个是准备对人质下手。

  孙军林判断第一种可能很小,于是他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谈判计划。看到已时过正午,孙军林换了个话题说:“都中午了,你看咱出去吃个饭行不?我保护你。”王某当即拒绝,孙军林于是提出自己给他们买饭送进来。还特意询问了王某想吃什么。

  饭买来后,孙军林故意找来一个大碗盛饭,同时以碗太大递不进去为由,提出需要扳开窗子的一根铁栅栏,然后故意等在窗边提示让王某来接饭。已经放松警惕的嫌疑人同意了,但是他让人质去接饭。这时,女青年刚将手伸到窗口,早已在窗边守候的特警队员迅速将人质从窗户的间隙拉出……一场原本可能鱼死网破的劫持案终于化险为夷。

  飞身下滑轻如燕

  姓名:程良

  身份:特警支队攀登手

  绝活:擅长攀登,手抓缆绳从高楼垂身下落或斜程下落如燕子穿行。

  特警队里的很多队员都是不显山不露水地“藏”着一身绝活,但25岁的程良却有些例外:乍一看就知道小伙子身手敏捷,举手投足都显示出他的运动细胞。2003年进入特警支队九大队开始,攀登就成了他的特长。凭借着自己这一身绝活,在执行特殊警务时,程良经常充当着飞身跃下、一招制敌的重要角色。

  2004年5月,我省在华山举办反恐演练中,程良正式接触到攀岩。为期两个半月的特训期间,他每天早上7点就赶到现场,挂绳、攀岩,反反复复一整天。程良说:“练习射击、散打的队友平日练习机会多,但对我们攀岩而言,受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每年只有2次为期一个月的正规特训。因此,每一次特训都得倍加珍惜。”除了专业技能训练,程良平时不断地给自己“加码”,增加一些辅助的基础训练,像引体向上、屈臂撑等来增加自己的臂力、协调力和体能。

  很多人都看过《新警察故事》,对片中成龙大哥一头冲下,顺着绳索急速下降的画面还记忆犹新,而这一技能,正是程良平时练习的基本动作之一——垂身下滑。但程良所做的动作难度则要更高一筹,不仅要做到速度快、动作标准,更要有准确无误的落点,即指哪停哪。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遇到突发案件时,能准确地从大楼高处降落在需要停留的窗口,然后破窗而入。

  说起2004年7月,自己第一次站在21米的高楼上挑战垂身下滑动作时,敢闯敢拼的程良也有些“气短”:“因为心里没底,半天不敢下跳。”垂身下滑的要领是全身肌肉放松,第一个站在楼顶边缘的他此时偏偏全身肌肉都紧张起来,因为动作变形,导致程良硬生生地僵在绳子中央,滑不下去……但是闯过了这道心理障碍,程良又一如既往地显示出攀岩方面的天赋:别人经常会在破窗而入时撞到窗架,或是被窗沿硌到腰,程良却因为动作协调性好基本不会出现这种失误。

  每天重复的枯燥训练,为的就是在实战中检验自己。

  去年的一起人质劫持案,考验程良的机会不期而至。一嫌犯持刀将人质劫持到房间,并将门堵住。警方经过对现场情况分析认为,要想从外面突围营救人质,只有借助门上方的暖气管道,从天窗上破窗而入,而程良就成了这次突围成败与否的关键人物。

  行动中,程良凭借良好的攀登及爆发力手抓管道从天窗单独突入,然后一招制敌,给队友们开门。但当时没人能确切了解屋内的状况,从窗户能不能迅速进入房间,进入后地面有没有障碍物,这当中稍有闪失便会给嫌疑人造成可乘之机,程良和人质的人身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正当程良按照命令准备只身突入时,静候时机的其他特警队员得以有机会将人质成功解救……这次行动中,程良没能显示出自己的攀登绝活,但这一次“无招胜有招”的实战,却给程良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面对各种突发案件需要程良去帮“大忙”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但日常生活别人求助的,需要程良一展身手的“小忙”却为数不少。支队家属院一4楼住户的居民出门忘了拿钥匙,孩子被反锁在屋内,焦急的家长找到程良帮忙,程良的绝活又一次成了“救命”的绝招:他从楼顶稳稳下滑到4楼,翻窗跃入。门开了,程良、被锁的孩子、家长都舒展开紧锁的眉头,笑了……

  文武双全的“黑带2段”

  姓名:叶志纯

  身份:特警支队抓捕手

  绝招:跆拳道高手,被世界跆拳道联盟授予黑带2段。文武双全,毕业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法学专业。

  说起叶志纯,他的来头可不小,在藏龙卧虎的九大队中,他也算是个“人物”。26岁的叶志纯是江西人,2002年从保定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律系毕业时,以其出色的学业成绩和个人“绝活”,被我市警方特招而来。说他“文武双全”绝不算夸张。

  叶志纯10岁起就与跆拳道结下不解之缘。上大学后,他对跆拳道的热爱和天赋,打动了他的体育老师,在老师的介绍下,叶志纯有幸跟随跆拳道老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很快就成为一名跆拳道高手。还曾在保定市跆拳道锦标赛中获得72公斤级的冠军。去年,他还拿到了世界跆拳道联盟授予的黑带2段。目前,我省能够拿到这一世界级联盟授予的黑带2段的人也为数不多。

  作为科班出身的法学专业高材生,叶志纯的思路非常清晰敏捷。他给我们讲了去年夏天,他和战友参加的一次营救被劫持人质案件。

  当时劫匪持刀,将一女青年劫持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因为劫匪的情绪很不稳定,人质的安全非常危险,叶志纯和九大队的几名特警队员紧急被调到现场。

  为了尽快安全地救出人质,现场指挥部在破门而入、救出人质的计划无法实施的情况下,决定利用给劫匪送饭需要将窗上铁栅栏去掉之机,抓住前来接饭的劫匪,从而解救人质。而叶志纯和另一队友担负这一危险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埋伏在窗下,伺机救人。

  出乎意料的是,狡猾的劫匪突然改变主意,让人质去取饭。埋伏在窗下的叶志纯和另一队友见状,两人对视了一下,几乎同时伸手,一把将人质从窗户上拉了出来。

  随后他们迅速从窗子铁栅栏的缺口处跳入房间,先进去的队友从身后一把抱住了劫匪,使其暂时不能持刀伤人,但劫匪反抗非常剧烈。紧接着进去的叶志纯,冲着劫匪就是两拳,凶悍的劫匪立刻失去了反抗能力。这时其他特警队员破门而入,众人一起将劫匪摁倒在地,将其凶器夺下。

  由于九大队及叶志纯等特警队员在这次行动中的突出表现,九大队荣获集体三等功,叶志纯等队员也荣立个人三等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