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防止"资金"农转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0:16 东方网

  蒋元明作品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并且,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将从城市转向农村。此举受到两会代表、委员的广泛好评。

  回顾近年数据,此举实际是财政持续向“三农”倾斜的进一步体现——2005年中央财政和国债建设资金对“三农”投入2975亿元,比2004年增加349亿、较2002年增1000多亿。

不少地方对“三农”投入的增幅也创历史最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形势还是很鼓舞人的。

  然而,两会代表、委员也提出支农资金存在“农转非”的现象,这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所谓支农资金“农转非”,是指地方、部门、个人运用各种“猫腻”,使资金用途“大转向”。例如:编造设立假项目骗取资金,“平衡”财政亏空;对专项款层层截留、雁过拔毛、私设“小金库”;“拍脑袋决策”、“长官意志”挪用专款,大兴土木建造“楼堂馆所”,大搞政绩形象工程;甚至暗箱操作、“照顾”亲朋、中饱私囊。这就好比一渠水,从水库流出,沿途被截、漏、跑,真正流到农田的已不多了。此类事件已频频曝光,绝非杞人忧天。

  出现支农资金“农转非”绝非偶然。如今某些干部置党性原则、农民疾苦于不顾,个人私欲与权力欲膨胀,见钱眼开,见“油水”就想染指;也有的挪用、占用搞“门面工程”,为政绩“加分”,“拓宽”个人仕途。另外,一些客观因素也直接触发地方截留、克扣、改变支农款的用途。机构臃肿、人员庞杂、“吃空饷”等等,使地方财政变成“吃饭财政”,“皇粮工资”尚拖欠,哪还管你支农不支农。对于“官民比”,各界非议已非一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两会”提案中指出“我国行政管理费用25年增长87倍”,占财政总支出比例甚至超过许多发达国家。而资金截留更深层因素,还涉及我国现行的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与财政体制。环节管理层越多,效率可能越低,资金从上至下随时有可能挨“横刀一斩”。由于农业税、农村教育集资等的取消,农民减负超过千亿,但同时也意味着地方的“财路”少了。尽管中央财政在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可面对“过路肥肉”,各路神仙能不垂涎三尺?一些专项款最终不专一,“中途损失”严重,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何严防支农专项款被蚕食、“不翼而飞”?只有下大力整治支农资金沿途的“治安环境”。首先是得管好人和欲,反腐力度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对凡是违法违规挪用、截留、骗取支农资金的,必须严格依法追究责任,加大打击力度。其次,精简机构、定编定岗同样需继续大力推进,不能敷衍了事,或明减暗增,更要警惕裙带关系,利益圈子。支农项目本身也应实行招投标制、社会监理制、项目法人制,确保专款专户,封闭运行,严禁“大笔一挥、批条一堆”,资金使用情况应明晰公示,做到款到哪里,监管审计就跟踪到哪里。当然,最简单的办法还是尽可能减少“倒手环节”。近年一些省份恢复“省直管县”、试点“乡财县管”,提高行政效率、放权于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试点,探索形成和完善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体制。以财政体制“扁平化”带动行政体制“扁平化”,再促进政府机构精简,政府职能合理定位,降低行政成本。

  “多予、少取、放活”,这是中央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通过减免各类税费,“少取”这种“暗补”已让农民获得实惠。而排在首位的还是“多予”,能不能把这个“多”真正放到农民手里,而不是预算和统计数字,那就要看我们下一步的扎扎实实的工作了。


作者:蒋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