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李书磊谈“学者出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0:53 云网

  看两会报道,3月4日一份报纸头版头条的大照片使我惊讶:在大会堂东门外纷纷入场的政协委员中,三十多位记者团团围住的却是经济学家林毅夫。三十多位记者已很成阵势,林毅夫被争先恐后高举起的摄像机、照相机、话筒、录音机锁定,他倒是从容微笑。难道学者果真已成为如此突出的关注焦点?这种场面从前只见于娱乐明星。林毅夫的学术成就早为学界所知,但他作为学者如此公众化则属于重大新闻。学者公众化的程度标志着学术社会化的程度,而学术社会化的程度又标志着社会理性化的程度。或许我们该因此欣慰。

  中国社会在急剧现代化的进程中,对社会科学的需求日益迫切。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社会系统和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结构,政府治理仅仅依靠经验已远远不够,种种决策必须依赖社会科学对信息全面的搜集与分析,依赖其大范围的环境参照与长时段的历史对比,否则就会顾此失彼甚至阴错阳差。社会科学各学科十九世纪在欧洲的兴起就是因应工业化、城市化的需要,本性上就是现代社会的拐杖,不可缺离。目前中国各级政府在战略与政策制定中愈益借重社会科学的力量,积极向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尤其是经济学问策。就连考古、历史、文学史这些人文学科也变得实用起来,在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文化资源整合、旅游业发展中作用凸现。各类企业、媒体亦借助社科人文进行市场分析与发展定位,全社会重学之风盛矣。林毅夫被当成明星包围可以看作是一种小小的象征。

  政府与企业对学术的倚重无疑使社会得益,但学术与学科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受惠者。因承担咨询而获得发展资源暂且不论,但看学科在应用中成熟提高就殊为可喜。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是学术发展的直接动力,学问在回答问题中增长,知与行在互动中结成难得的善缘。

  但善缘也还不到此为止。学术的社会化还使学术界与社会达成了空前未有的团结。可以说中国的学术界没有辜负国家与人民的期望,没有辜负在这个历史阶段的使命。一方面社会给予学术界以很大的优礼,知识分子成为改革开放受益最大的群体之一,这是中华民族重文崇学传统的延续,学者们也因此形成了良性的心态,形成了对社会的认同感与亲和力;另一方面,学术界也在开放的环境中养成学识,学者的思想、学术日益成熟,学术能力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提升,浮躁与情绪化的阶段早已过去。尤其是高速发展、丰富复杂的中国社会为学者们提供了广阔的田野,提供了各学科创生中国学派的机会,学以致用、解决中国独特问题的过程中隐约透露出文化复兴的前景,使我们鼓舞。

  至于近两年媒体纷纷指责经济学家、法学家某某成了利益集团的代表,这也没有什么,也正常得很。学者既然介入公共事务,成了公众人物,受到舆论的监督也理所当然,公众对学者行为道德的追问、质疑乃至略苛的要求是学者们应该接受的,也有利于学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保持洁身自好。同时也应看到,学者们因为种种因缘而持不同的观点也属常态,学术生态中自有互相校正、互相制衡的力量,不必对一种学派、一种观点的独大太过于担心,要相信我们社会的理性经过了多年的积累与培养已经比较健全。正如毛泽东所说,应当相信群众,应当相信党,怀疑这两条根本原理,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

  不过,各级政府作为管理公共事务、代表公共利益的机关,在面对学者意见、实施政策论证的过程中,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不要完全被某一种意见所左右,要兼听而明。这就要建立政策咨询的严格程序,要保证不同的观点都进入视野,委托课题时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同时委托不同观点的学者各自研究,以达到决策时的互参。同时还要看到,重大决策仅有科学化是不够的,还要有民主化,吸收学术界之外的各界代表参与论证和听证,庶几可以避免失误。 ■李书磊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文化史学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