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闯海墙:见证八十年代“十万人才下海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5:32 大华网-特区青年报

  编者按:2006年岁首,海口老城区改造的重点项目“一园两湖”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方案中将“闯海纪念墙”的建设列入规划,业主单位在广泛听取专家和市民意见后,最终选址于海口三角池靠近东湖边———“人才墙”的原址,建立闯海墙。2006年2月初,海南省闯海文化研究会的一群闯海人自发举行了一次小型的集会,大家提出,尽管闯海者当年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今天回望那段历史,令人最难以忘怀的是那个年代闯海人在艰苦中奋斗的精神,他们希望即将建设的闯海纪念墙能体现出闯海人追求自由,拥抱理想,艰苦

创业,憧憬未来的精神。

  闯海墙,无疑成为见证1980年代“十万人才下海南”的那段历史的标志性载体,它的建设,对当年的闯海者、今天与未来的建设者而言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1980年代末,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消息传开,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闯海人,带着梦想和激情,不顾一切地冲破旧的人才体制的束缚,如潮水一般地跨海奔向海南,年轻的海南曾经出现过“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壮观景象。

  闯海者们的第一目标地多会直奔省会城市海口,在海口市人民公园一侧的东湖近水边一段斑驳的墙壁前,每天人头攒动,热烈非凡。墙壁上时常贴满花花绿绿的自荐书、招聘信息等,这就是后来在闯海人心目中占据很高地位的的“人才墙”,也称“闯海墙”。

  人才墙边的风景“我自己没有在人才墙上贴过应聘书,倒是陪朋友找工作时,去东湖的次数比较多。”现任海南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的唐彦说。

  建省初期,和千万的大学毕业生一样,从湖南来的唐彦怀揣一份英语专业的大学文凭南下海口,准备成就一番事业。事与愿违,小伙子却在当时的通什市落脚,成了一名人民教师,过后不安分的他又回到海口重寻工作机会,终于被聘为当时《信息报》的一个部门主任,生活才算有了着落。

  唐彦说,当时东湖人才墙边挤满了人,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场景真叫热闹。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各式各样、风格不一的自荐信、招聘书,用毛笔写的,钢笔写的,还有自画像,什么样的都有。除了找工作的信息,还有些找人的信息,多贴的是些“我来了,住在哪”之类的联络方式,有人刚贴上招聘表,糨糊都没干透,呼啦一大拨人围上来争看招聘内容,还没来得及看完,马上就有人跟上,把原先的那张纸盖住了,贴上了新的招聘内容。

  唐彦说,最早,闯海者和用人单位都把自荐书和招聘表贴在一排房子的外墙上,那房子离海秀路口不远,紧靠着公园,离东湖很近。后来不够贴了,大家才把应聘信、招聘书贴到那堵有二三十米长的墙上,就是人们说的“人才墙”。报社里招新人,唐彦一般都到人才墙那里去找,抽三两支烟的工夫,就可轻松招到想要的大学生。

  闯海者聚会集结之地

  三角池,位于海口市海秀路与博爱路、海府路三条路交叉地带,周围有海口人民公园、海口人民广场等公共场所,又紧挨海南省委、省政府,距当年的人才交流中心也不过六七百米。当时的海南,没有比三角池再响亮的地名了,《朝日新闻》曾有报道称:“在中国海南岛海口市的一个叫三角池的地方,形成了知识分子自由流动的集聚地,全国各地来的人在那里可以得到人才交流的各种信息。”

  海南闯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吴志良回忆,当时到了海口,没听说哪里有人才市场,东湖一带树荫浓密,许多第一次到海南的内地大学生,就到这里乘凉,大家互通有无了解信息。不久,三角池和东湖一带,成了闯海者们聚会和交流的场所。

  刚毕业的大学生兜里没多少钱,恰好附近就有湖光旅社、东湖旅社、省委组织部招待所、农垦三所、建国旅社……还有居民屋出租,且租费便宜,很多闯海人就结伴住下了。这里离闯海墙很近,走个七八分钟就到,很方便。

  现任《天涯》杂志社主编的李少君大学毕业后来到海南,到单位报到后当天下午,就慕名来到三角池,一直呆到深夜。“那时候用人山人海形容这里绝不过分。挤进人群中,你可以看到闯海人三五成堆,相互交流求职的信息,或高声喧哗,或窃窃私语,脸上露出得意、焦急、无奈、疲惫等各种神色。”

  海南一家公司的老总钟国峻说起当年来海南的决定有些兴奋,1988年钟国峻大学毕业后,不安于在一家小化工厂当三班倒工人,拉着同班的女友义无反顾地闯海南来了。一上岛,钟国峻和女友就赶到东湖人才墙看信息,找工作。小钟贴上了自荐书,多半天过去没有单位找他,却在去建国旅社找落脚地的路上,看到了路旁一棵椰子树干上贴的招聘信息,结果学化工专业的他被《海南开发动态》杂志社录用,当起了杂志社编辑兼广告营销,月薪240元。

  来自五湖四海的真诚互助

  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几乎每天都会到东西湖一带找机会。为了谋生,他们在这里摆起了水果摊、卖报纸、卖服装、卖烧饼、擦鞋等等。1989年,在江西学医的吴志良在内地一座城市的卫生局工作了8年后,也随着人才大军下海南。他坦言,自己就曾边找工作边在东湖一带短暂地摆过卖草药、卖菠萝的小摊,“当时大家为了谋生,什么摊都摆,一时之间找不到工作的,都放下了架子,不光为了赚钱,也想体验一下生活。”

  唐彦说:“虽然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但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十分真诚,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为着同一个目标而互相关照......”

  吴志良回忆,刚到海南那会儿,BB机很少见,更不用说手机了。遇到有单位看上某个人,又一时联系不上,其他知道的人就会帮忙联络那个幸运者。

  闯海者之一的秦建国心中感慨:“因为来时身上带钱不多,某位仁兄经济有困难,大家都会伸手相助,有方便面都相互分着吃,仿佛多年相识的老朋友,一种自发的互助精神空前高涨。”

  钟国峻告诉记者:“在东西湖一带找工作的人们见了面都很热情,互相招呼自我介绍,若有人没地方睡觉,常常会有素不相识的朋友把他拉到旅社里同挤一张床。”

  梦想和激情永铸闯海墙

  钟国峻最难忘的,是当时工作的杂志社给员工租下的宿舍楼顶上开的“露天音乐会”,那是海口龙舌坡的一座三四层的小楼。晚上,来自天南地北的闯海者,闲来无事夜间齐聚楼顶,唱歌,天南海北地聊,描绘着梦想中的蓝图。几十人聚在楼顶或激情或抒情地高歌,引得附近居民仰颈观望。记得当时有位福建籍大学生叫林添发的,来海南之前,当过教师。他除了会唱歌,还弹得一手好吉他。夜深,星空下歌唱的男女们和着乐曲唱累了,就躺在楼顶睡到天明,直到露水浇醒了这群青春年盛的闯海人。

  当年的闯海者如今遍及海南的各行各业,有政府公务员、企业老总、作家、媒体工作者等等,闯海人中一部分选择了扎根海南,与宝岛同甘苦、共发展;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北上,他们用在海南掘到的第一桶金,在国内的大中城市甚至海外大展拳脚。那段岁月,有苦有泪,欢乐与自由,激情与痛楚交融。无论是哪一种,他们曾经在海南这片热土上奋斗过,经历过,在苦难中挣扎过,但呆下来坚守的闯海人对当年的选择无一后悔,无论如何生命中需要一些变化。

  海南省闯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吴志良说,“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壮举,发端于改革开放时期特定的历史年代下,人们冲破旧有的人才体制与社会现状的束缚,追逐梦想中的乐园的一种内心的渴求。而闯海墙,便是一个以直观、公开及大众形式研究并记录“十万人才下海南”这一特殊历史的最佳载体,褒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人的勇敢实践和创新精神,并反映上个世纪建设海南的一代闯海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激励当代所有建设和热爱海南的人们的士气,也给未来留下了一份历史的真实。《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认为,建立闯海墙,在为城市注入文化积淀和人文关怀的同时,可进一步丰富海南的人文景观,在凝聚人气、加强人才储备战略,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文化与经济意义。(卓兰花梁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