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台当局狂抖“绝密军情”三大目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00:05 青年参考
本报主笔 邱永峥

  3月8日是台湾当局声称的所谓“台海导弹危机10周年”的纪念日。为此,台“国防部”7日上午史无前例地公布了当年的“绝密军情”,掀起了新一轮“台海导弹危机周年”纪念的狂潮。那么,台湾当局究竟揭了什么样的“机密”?为何在此时如此大张旗鼓地炒作呢?

  1996年台海危机台外岛军心涣散

  据台湾媒体报道,李登辉在1995年出访美国,触发大陆在1996年3月5日宣布在台海举行大型导弹演习。

  台湾媒体还说,当时的参谋总长罗本立曾下令,一旦外岛受袭,驻军必须死守,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战死指挥官可获发300万台币(约75万元人民币)的“安家费”。其实当时部分士兵军心涣散,边哭边致电回家告别。台湾《自由时报》7日透露,当年为振奋士气,所有金马及外海小岛皆派驻少将以上的指挥官,受命本着“稳准狠”原则应战,与小岛共存亡。

  当时开战形势一触即发,台陆战队要24小时穿防弹衣候命。岛上人心浮动,一名金门通讯兵在退役后透露,当时自己随身携带了通讯密码本,一旦解放军上岛,希望密码本可保住一命。岛上一女性居民忆述,因为士兵皆未经历战火,不免害怕,她曾见过一名士兵打电话向家人家哭诉。

  公开所谓解放军的“绝密”情报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报道,台湾“国防部”军事发言人刘志坚少将7日解释说,“国防部”公开这些“绝密”情报是希望全民了解,大陆的威胁仍然是存在的,而且不因为有政党轮替或者是“执政党”的改变而有所松懈,或是有“所谓的对台湾示好”。

  刘志坚在记者会上说,外界一般都将关注的焦点锁定1996年3月的台海危机,事实上,大陆在1995年7月到1996年3月举行了7次包括导弹射击在内的军演,1995年7月到11月期间有4次军演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96年3月8日开始到3月底,其中除了导弹试射,也进行了两次军演。

  据台“国防部”掌握的情报,解放军进行了七轮导弹试射和军演。

  其中第五轮在1996年3月8日至15日,是外界所熟知的“联合96”导弹射击演习,其中共发射4枚东风15导弹,3枚落于高雄外海西南30海里目标区,另外一枚落在基隆正东20海里目标区。3月8日零时和1时,由永安分别试射2枚东风15导弹,落在高雄外海西南目标区;而同步时间前后不到10分钟,3月8日1时,从南平发射一枚东风15导弹,落在基隆外海目标区。3月13日凌晨5时,永安再度发射第4枚东风15导弹到高雄外海目标区。

  公开台军如何应对解放军

  针对解放军的七轮演习,台“国防部”作战及计划次长室联合作战处处长陈泉官少将对着地图这样解说:

  时任“参谋总长”的罗本立一级上将立即下令三军完成备战准备,并指示台军部队:1.秉持“止战而不惧战、备战而不求战”的政策,宣示“国家尊严”与表达台军立场;2.本着“不畏惧、不回避、不示弱”之原则,积极强化战备整备;3.采取“稳、狠、忍”之要诀,律定作战行动方针。台军遵奉指示,依“先离岛、次外岛、再本岛”之顺序,积极完成作战准备及战备训练。

  在指导防务方面:罗本立一级上将为了解部队战备实况,自1995年7月至1996年5月止,亲赴本、外岛三军部队视导共57次,深入基层,通过访问、座谈、视察、测验,了解部队实际问题,使战备整备工作落实至基层,另“三军总司令”也先后20余次,至外岛视导防务。与此同时,台军开始加强外离岛独立作战能力,补充外岛兵力。基于外岛战备急需,拨3.37亿元新台币(约8000万元人民币),改善外岛设施、工事,提升外岛作战能力。

  狂抖“绝密”三大目的

  台军方为何如此急着狂抖“绝密”呢?难道不怕解放军分析出其情报能力?事实上,台军这样卖劲有三个方面的目的。首先是为“急独”找解释。台军方发言人刘志坚说,大陆借着军演来“威吓台湾”;目前有784枚导弹瞄准台湾,“国防部”希望全民了解,解放军的威胁仍然是存在的。

  二是为天价军购找理由。台“国防部”当天发稿称,与“立院”王金平院长沟通后,台军准备用6108亿元台币购买导弹装备。

  三是为万人演习觅时机。据台湾《苹果日报》报道,代号“汉光22号”的军事演练将在宜兰县举行,总动员5万人,其中2万是军人。报道引述台“国防部”一位不具名官员说,这次演练是为了“评估台湾在近期添购一些武器后的作战实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